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李承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皇帝密旨
    六月二十四日夜,久未见雨的关中竟然下起的蒙蒙细雨。长安城内延庆坊里沿着一条小巷,空旷的路面上,突然出现了十几条身影。

    他们个个着锦衣,佩腰刀,穿黑色的皂靴,虽然强壮,但行走却杳无声息,且沉默寡言,一看就是练家子。

    两个巡夜的坊丁见这架势,不禁有些犹豫,他们窃窃私语道:“你看这架势,像不像是宫里的人?”

    “废话,不是宫里的人,谁敢再这个时候这么直来直去。”

    说话间两个带刀的锦衣人立刻欺身上前,向说话的方向怒视,目光如刀锋凌厉,把两个坊丁吓得当场呆立,不敢动作。

    后面一个领头的人赶上来道:“不要和草民一般见识,大家马上赶去河间王府上,误了太子爷的差事咱们谁也担待不起。”

    那两名锦衣人弯腰拱手道:“是,大人”

    两名坊丁连忙向后跑去。

    锦衣人们也不担搁,绕了几个圈子在一处大宅子外停了下来。这宅子外边平淡无奇,并不巍峨,但门口却涂得黑黢黢的,看起来却深不可测,两个巨型石雕狮子立于两旁,龇牙怒目,一块写有“河间王府”的长方形牌匾高悬在房顶,威严之气尽现。

    领头的锦衣人四下看了看,也不派人敲门,竟然搭起了人墙翻墙而入,外面留下五个人严密监视着路口。

    一名家丁似乎听到了些什么,赶紧从门房里跑出来查看。谁知道他刚出门房就感觉一股森然的冷气顺着他的后脖颈一直滑进了身体里,这冷气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他以为自己瞬间已经被人拉进了阴曹地府接受屠宰一般,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当然那冷气不是突然从地府上袭出来的,而是一把匕首,冰冷的刀锋突然贴在了他的脖子上。

    “赵王殿下在那里?”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赵王早已经改封河间王了,你们是什么人?”家丁颤抖着反问道。

    “不想死的话马上带我们去见李孝恭。”来人也不废话,只是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到。

    家丁点了点头带着这些不速之客向厅堂走去。

    厅堂里点着两根羊油蜡烛,李孝恭正在独饮闷酒。这也难怪,十几天前李世民亲自带人来到他的府上。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说,本来要他为当年杜伏威之死负责,不过念在他是宗室子弟又为朝廷立过大功的份上暂且饶过他,要是他继续执迷不悟的话就叫他与庶人李建成去地府相见。

    李孝恭是聪明人,知道此刻如果有丝毫让李世民不满意的表情看到自己和自己全家就会和李建成李元吉全家一样集体命赴黄泉了。所以只好温顺的像只绵羊一样答应了李世民的全部要求。

    这十几天来李孝恭几乎每天都喝的烂醉如泥,借以消除内心的苦闷。

    房门打开,一阵冷空气传进来,李孝恭伏在矮几上头也不抬地大喝道:“滚谁叫你进来的?”

    “赵王殿下,皇帝有密旨给你”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李孝恭耳边响起。

    李孝恭猛地一抬头:“李安达?”

    这些锦衣人的头目竟然是皇帝的侍卫队长李安达。

    李孝恭愣在那里,正要说些什么却见李安达附在自己耳边轻声道:“皇上密旨,请赵王助楚王殿下一臂之力。”

    李孝恭身形颤抖,抬起头来看着李安达,却没有说话。

    李安达等了片刻,见他不回话,焦急地道:“赵王为什么不接旨?”

    李孝恭沉默了一会以后道:“陛下想我如何助楚王?”

    李安达低下身子道:“皇上一直在关注局势的发展,他已经知道太子命你调来了三万江淮军牵制燕王。如果燕王不能及时赶到潼关,楚王必定危亦,皇上想请赵王暗中助燕王迅速抵达潼关,保楚王逃出生天。”

    李孝恭叹了口气道:“我现在也是自身难保,倘若让新太子知道了,我这满门老”

    李安达也叹了口气道:“皇上早知道你会这样想了,我来之前陛下吩咐过,如果李孝恭不敢奉诏的话叫我们千万不要强求。因为不管事成事败他老人家现在都不能给您如何帮助和赏赐。”

    接着又用轻蔑的语气道:“你现在已经是新太子的河间王,不是陛下心的赵王了。河间王保重,我等告辞了。”说完一摆手,准备带人离开。

    “李将军慢行,皇上能不能赏我一件信物?”李孝恭将双手合在一起握紧,由于不自觉间的用力,指节有些发白。

    李安达转身走向李孝恭,从怀里掏出一方印绶来放在矮几上。

    李孝恭将印绶拿起来仔细观看,原来是李渊当太原留守时的官印。

    李孝恭站起身来拱手道:“请李将军转告皇上,孝恭定不负圣望”

    六月二十五日清晨,长安城门刚开两匹快马就飞驰而出,一直向同州方向跑去。一直到傍晚都没有休息,两匹马跑了近一天,已经累得不行,但座上的两个人全是骑马好手,用力鞭打下,马竟然还有余力向前挺进。

    前行至一高山处,路分成两股,两个人勒马观看,年轻的一个问年长的:“父亲,他们去了哪儿,我们选哪条路?”

    年长的那人穿粗布衣裳,平民打扮,但是眼神锐利强悍,身材不高却敦实厚重,一看就是个行武之人。他看了看地下说道:“往左,这里土质凌乱松软,有践踏过去的痕迹,燕王应该就在附近。”

    年轻人说道:“可是马却挺不住了。”

    “我的还行,要是实在不行了,你就歇个脚,我先行一步,你再追我。兹事体大,延误不得。”

    年长之人用力鞭打马臀,马吃痛,健步疾驰,年轻人不甘落后,两人沿着向左的岔道,一路狂奔。

    走不多远,只听得前方一阵喧哗之声,虽不见人影,但却见滚滚烟尘自远处飘来,年轻的喜道:“他们就在前方?”

    两人拼力奔跑,跑不多远就遇见一个大下坡,马跑下坡去,又转过一个山坡,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阵令人眩晕的炽光直入眼帘,只见前方一片平途的宽地上,弓箭齐张,剑戟生辉,盔甲闪烁,竟然有一彪军马埋伏在此,排成数列,各持兵器,迎对两人。

    年轻人紧忙勒马:“爹,坏了,他们要对我们动手。”

    年长的人却不应话,只一鞭下去,马径直向军队中冲去,一片混乱声中,军士们张弓欲射,但这人来得实在太快了,双方又相距太近,他一下子冲进阵中,马蹄险些踢到第一排的军士。军士们一片混乱,竟然不得放箭,一声呼喝,众军士由横列改成环抱式,将来人围在了中间。

    众军士向前围近,年长之人怒喝一声:“我是赵郡王的家将,我家大王有要事转告燕王,速带我去见燕王。”

    在几百名军士的包围下,这人一声怒喝,有如晴天霹雳,竟然声震山谷,回音荡荡。

    “不得动手”人群外也有人也喊了一声,一骑飞驰入军中。马上之人正是燕王府长史陈奉,他将手一挥,众军士立刻向两旁退去,合围之势未变,但是里面的空间却让出了一大块,陈奉冲进包围圈,与年长之人对峙。

    陈奉粗眉大眼,虬髯贲张,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大汉。他与这年长之人相对片刻后道:“随我来”

    远远的年轻人在包围圈之外喊道:“父亲、父亲”

    陈奉一摆手,兵卒们让了一条路出来,年轻人拍马赶了上来。

    不远处的一个土坡上,李艺和自己的弟弟已及一些高级将校正在一片松树林前商议下一步的动作。

    陈奉带着那对父子被警戒的兵卒拦了下来。李艺远远的望见,高声道:“放他们过来”

    那年长的人走到李艺面前抱拳行礼道:“河间王家将李敢,见过燕王殿下”

    李艺凝视着他道:“你真是李孝恭的家将?”

    “河间王命我我转告燕王,李靖以于昨天中午带三万江淮军和八百玄甲铁骑赶往下邽县设伏,阻挡燕王赶赴潼关。”年长的人答道。

    罗寿呵呵笑道:“三万江淮军和八百玄甲铁骑就能挡住我们?燕王的五千重装铁骑曾经杀退过数万突厥精骑。”

    李艺想了想道:“传令全军,改道澄城赶往潼关。”

    “哥,为什么要听他的,他可能是李世民的细作,说不定李靖现在就伏在澄城呢?”罗寿道。

    李艺瞪了他一眼道:“去潼关有好几条路可以走,下邽最近也最好走。我们起兵以来一路几乎无人能够阻挡,所向披靡,如果要伏击我们的话李靖一定选下邽。再说澄城是我决定的,李靖怎么可能知道呢?”

    就在这时,突然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军官惊慌喊道:“大王,不好了,又有人闯进来了”

    李艺一惊:“什么人这么大胆快带我看看。”说完翻身上马,带人向前方的军列中奔去。

    却见军列之中,真的有几十骑杀了进来,只听得兵器撞击声音叮当作响,看那意思,已经交上了手。

    李艺举目望去只见当先一人,一身大唐校尉的军服打扮,手拿一支长槊,和一众士兵战成一团,虽然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他却全无惧意,来往冲杀,骁勇不可阻挡。这人竟然是个熟人。李艺高喝一声:“不得动手,都给我让开。”

    那人看了李艺一眼,又惊又喜,叫一声:“燕王殿下,突然全身发抖,似乎意志精神体力全部崩溃,一个跟头,竟然从马身上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