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李承明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恢复名号
    这段时间以来,萧瑀、陈叔达、封德彝等人自恃为老臣,将房玄龄等人不放在眼里,议事的时候往往当庭驳斥。李世民理政要倚重他们,且想房玄龄等人也的确需要历练一番,就并不在意。

    但萧瑀刚才的这番话让他第一次有了一丝不舒服,本来今天来议事就是自由讨论,不拘对错皆可说出。然萧瑀自恃老臣,以训斥的口气动辄给房玄龄扣帽子,言语中也透出刻薄,就不合平等议事的初衷了。

    这边的陈叔达点点头道:“对,若说三年实现大治,时日太短,臣看至少要有十年。须知打破一件东西容易,然建成一件东西就难了。”

    群臣纷纷交头接耳,观众人神色,赞成萧瑀、陈叔达观点的有一大半人。

    房玄龄不同意萧瑀、陈叔达的观点,说道:“不错,两法令于武德二年初定,然武德七年以前,征战频繁,无暇顾及。七年后废太子一心只想争权夺利,心思根本不在抚民,怎么能和陛下偃武修文,整治朝纲,安抚百姓一样呢?”

    李世民微微颔首。

    这时候老奸巨猾的封德彝插进话来:“不错,房中说得有理。如今陛下专事以静抚民,臣以为三年之内可以实现大治。”

    萧瑀和陈叔达对封德彝这见风使舵手段很是不满。

    这时,从馆内最后面冒出了响亮的声音:“陛下真以为河北半壁指日可定了吗?

    众人扭头一看,只见后排缓缓站起一人,却正是前东宫首席幕僚,后来的太子詹事主簿,现在的谏议大夫赵弘智。

    李世民突然听到有人在和自己唱反调,且言语犀利,不禁愕然而顾,看到说话者是赵弘智也便不以为奇了。

    李世民眉头微耸,唤道:“赵卿,有什么话到前面来说。”

    赵弘智慢慢走到前面,面向李世民站立,张嘴欲言,李世民忽然失笑道:“众卿皆坐,惟赵大夫独立,莫非众人皆醉你独醒吗?”

    他瞪了一眼侍立在一旁的太监道:“糊涂东西,呆立在那里干什么?还不赶快为赵大夫看座?”

    赵弘智坐了下来,恰巧与裴寂相邻,与萧瑀、封德彝侧面相对。

    李世民鼓励他道:“赵卿,当日你反对以严厉决然的手段来训导百姓,事后想起来,颇与朕意暗合。你为谏官,应该如此,当怀国家大事,谏群臣之失,亦包括朕之失处。自古以来言官只要忠君体国,即使其言语中有失当之处,亦属平常。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群臣纷纷点头赞同。

    赵弘智道:“薛万彻、冯诩、冯立、王珪、韦挺、魏征、谢叔方、李艺、李孝常,这些人俱为豪杰之士,陛下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听从李承明一个娃娃的差遣呢?”

    “他们与废太子交往甚厚,恐归降之后朕会加害他们。”李世民想了想答道。

    “臣也曾经劝过废太子,早定大计,除掉陛下,可陛下现在对臣一样信任有加,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赵弘智摇头道。

    “那你说是为什么呢?”李世民反问。

    “原因有二,一是他们顾念李承明是废太子唯一的血脉,不忍背弃,如韦挺薛万彻等人。二是废太子在民间有很高的人望,有人想接给废太子报仇为名,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如李艺李孝常。”赵弘智答。

    李世民点头赞同,说道:“那么依你之见呢?”

    “臣以为剿灭李承明还是得以攻心为。”赵弘智答。

    “仔细说说。”李世民道。

    赵弘智道:“李孝常不过一无能之辈,在巴蜀也不甚的人心,而且他也无力出川,可以先不管他。关键是在黄河以北,废太子在那里深得人心,陛下可效仿废太子征刘黑闼之策,只诛首恶,不问旁凶。除李承明、李艺、李孝常三人外,余者一概赦免。另再免去山东河北幽州三地三年的赋税”

    “你说的这些皇帝陛下早已经照做了,也没见有多少叛逆归顺啊?”长孙无忌打断他说。

    “长孙大人不必着急,下官还没有说完。之所以没有多少叛逆归顺,臣下认为是陛下的诚意不够,为了让跟随李承明对抗朝廷的叛逆们信息陛下的诚意,臣请陛下恢复废太子和李元吉的名号,并将他们厚葬,另请陛下从自己的子嗣里过继一个给废太子,延续废太子的血脉,李承明也就不是废太子唯一的血脉了。这样一来河北局势或许真的可以指日平定。”赵弘智答。

    “赵弘智你什么意思?让皇帝恢复废太子和李元吉的名号,你是不是想告诉天下人皇帝陛下得位不正?陛下,不用理会这个酸儒,臣愿率三万精锐过黄河,臣保证一个月之内荡平黄河以北,擒李承明归长安。就算那里的人都是心向废太子又怎么样?没了领头的人他们还不是得乖乖地做老百姓。”尉迟敬德大声说道。

    李世民想了想,摇头道:“历代君主视百姓为愚民,且妄行其是,败亡者居多。其实百姓为水,当权者为舟。若能顺应水势,则舟行自顺;若逆水势而行,又妄动波涛,则舟覆亦不为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接着又说:“虞世南,照赵爱卿的意思拟诏,恢复废太子和李元吉的名号,择日厚葬。另将朕五子宜阳王李佑,过继与建成为子,改封燕王。用宝以后立刻明诏天下。”

    虞世南时任著作郎,掌宫中文翰之事。闻听李世民召唤,他急忙起身,走到李世民身后的文案前。

    赵弘智听后立起,拱手向李世民一揖道:“陛下有此思,实为天下之幸。为君者爱民如子,从善如流,何愁天下不能大治?如今大乱之后,百姓畏厌强权,正是善易教化的时候。若圣哲施化,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如此一来,不出三年,天下必可大治。”

    封德彝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霍地站起来道:“陛下,赵弘智为一浅薄生,不识时务,若是听了他的,不就等于向天下人承认废太子是无辜屈死的吗?”

    “太皇早已经明诏天下,宣布了废太子的罪过,陛下恢复废太子和李元吉的名号,只能向天下表示陛下慈悲为怀的胸襟,何来承认废太子无辜屈死之说。”赵弘智反驳道。

    封德彝闻言一时语塞,顿时变得哑口无言。

    萧瑀咳了一声,说道:“赵大夫的这番话,想来是有些道理的。可是平定叛逆,治理万民,最为实在,容不得半点假设。赵大夫刚刚也说了是“真的可以指日平定”,也就是说赵大夫你也不敢肯定,河北半壁会因为“恢复废太子和李元吉的名号”就望风归顺?”

    封德彝感激地向萧瑀投去目光,两人以前在朝堂之互相不屑,不料今天却走到一起来了。

    赵弘智言语刻薄地说道:“萧公与封公皆是二朝重臣,理国能力罕有其匹。下官想请教二位相爷,对河北战事,有什么万全之策?”

    萧瑀听出了赵弘智言语中的蔑视之意,不由得大为震怒,沉声说道:“赵弘智,老夫已经隐忍你多次了。皇面前,能容你蔑视官吗?”

    李世民挥手让三人都坐下,制止了他们的争吵,缓缓说道:“今天让众卿家来这里,朕本意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只要心向国家,说些过头之语,朕不追究。萧公,赵卿,辩论道理尽可放言,然不能攻击人身,你们要注意了。”

    李世民此刻隐隐地对萧瑀有些不满。

    “关于河北战事,朕以为赵卿说的有些道理。治理天下,倚朕一人之力断不能成,倚众卿之力亦不能成。须使百姓民心所向,下同心,且教化渐深,则达大治。萧公,你以为朕对弓矢了解若何?”李世民说着说着,话题一转,改提起弓矢来了。

    萧瑀想不到李世民突然问此问题,有点摸不住头脑,愕然答道:“陛下弓马,天下皆知。”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啊,朕少好弓矢,也一直以为自己深明弓矢之道。然近得良弓十数张,鉴赏之后以为不错,将其交给弓工鉴定,他们说皆非良弓。问其故,弓工说:木心不正,则脉理皆斜,弓虽刚劲而出箭不直,则不能称为良弓这件事对朕刺激很大,知道朕悟出来些什么道理吗?”

    萧瑀道:“惟学问一途无穷无尽,不能浅尝辄止。”

    “萧公说得对。朕以弓矢定四方,用弓可谓多矣,然还是不能全知其理。朕据有天下日浅,对治理天下的所知肯定不如弓矢。然弓犹失之,何况天下乎?赵卿,朕举这个事例,你知道朕想说明什么吗?”李世民道。

    赵弘智对曰:“微臣体察皇之意,一者,天下之大,穷一人乃至数人之力不能察,因此要虚怀若谷,察纳众言;二者,天下不比弓矢,弓矢不好可以弃之,然治理天下不知百姓利害和政教得失,则遗祸无穷。”

    李世民向赵弘智投去赞赏的目光,说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虞监,在拟一道旨。”

    李世民接着道:“自即日起,诏京官五品以更宿中内省,以待朕随时召见,询访外事。另诏京内京外七品以官员,每有治国良策,可以直接疏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