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神意 > 第一百三十章、肚子瘪瘪
    “你不知道,有人评了世界华文文学百年百强?台湾,香港,澳门,都参加了。”

    “不知道。”

    “你们凤凰沈从文,在这个名单里,名列第二,你不知道?”

    我还是摇头。正尴尬时,王建春一下子钻了出来,大概他站在那里,听了很久。见我一笑:”干什么,耍人家小孩。”

    转脸他转向学生:”刚才的这位叔叔,虽然是我们凤凰人,是现在才从斯里兰卡回来的一位华侨,还是学医的,是个临床的大夫。”

    同学听了,放出脸上笑容:“怪不得。他一点都不知道沈从文。不像你们凤凰人。”

    接着王建春像对我介绍一样,热情洋溢说:“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历史名城凤凰,参观沈从文先生故居。现在我带你们去。看了沈从文先生故居,还可以沿美丽的沱江河下去,去看一看沈从文陵园。那是在中国,也可以说在世界,都很有特色的陵园。现在我们脚下站的这个地方,就是沈从文广场。”

    “啊,这里就是沈从文广场,很漂亮哦。”

    同学们一片惊讶声,还七嘴八舌地。在凤凰古城,王建春对游客们的鼓动,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沈从文故居位于古城南的中营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古院。凤凰人叫印子屋。古院正中有小天井,用红岩方石板铺成。天井四周为砖木结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四间,前屋三间,共十余间。房屋矮小,虽然没雕龙画凤,却小巧别致,古色古香。特别是雕花木窗,颇带湘西凤凰特色,格外引人注目。

    眼前的故居,历时百多年。是沈从文祖父置办的。门上挂有”沈从文旧居”匾额。右边一室,是沈从文生平照片,二室是沈从文书稿手迹。左边厢房陈列各种版本的从文著作。正屋中堂,挂着沈从文素描画像。左边房是卧室,是沈从文出生地方。右边房陈列着大理石桌面的书桌等物。

    看着面前古旧的大木床,我想起沈从文离开凤凰,去外面世界,要读一本大书的话:“……我闷闷沉沉躺在床上,在水边,在山头,在大厨房同马房,我痴呆想了整四天,谁也不商量,自己很秘密的想了四天。最后得到了个结论了,那么打量着,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到后来,我便这样决定了:尽管向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即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沈从文先生,你赢了。二十岁时,就给我们做出榜样。

    看着沈从文画像,我默默说。和王建春走过十字街,穿恒升城门,沿沱江河而下,数分钟便到了沈从文陵园。地方名叫听涛山。背靠南华,面临沱江。从大道向右拾级而上,有块青石小坪,小坪右侧,立着块方形石碑,沈从文墓地五个大字,遒劲厚重。

    由这里向右,沿铺着河卵石小径而上,再上左转弯,眼前展示出来一块狭长草坪,一时只见巨石嶙峋,风景特异。右有风洞,清风呼呼,其中泉水甘洌;后面有听涛洞,福地洞天,石刻耀眼。

    只见那岩石之上,青苔当中,有黎元洪题”兴废周知”四个字。黎元洪,可是继袁世凯之后,下任的国名旧正负总统。他的题词,为什么会到这听涛山上。凤凰当时跟这位正负总统,是什么关系,值得研究。还有,明国四年,一个叫做养性主人的人,所题的”听涛”两个大字,笔力也苍老有力。

    在这里辟沈从文墓陵园,真是锦上添花,山水生色。沈从文墓地看不到堆起的坟。只是草地中心,立着一方巨大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菇,高约两米。

    看着这别具一格墓碑,哪怕你对这位作家,没得一知半解。也会对坟墓的设计,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来真想找本沈从文的书,好好看看。碑的正面,镌有沈从文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围着天然石头,左看右看,前想后想大师这句话,或者是自己水平低。和黎元洪题词一样,似乎难得说出来个所以然。倒是从文先生那位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在背面的撰联,却让我智商不高的心,有所触动: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从陵园出来,我对王建春说:”建春啊,提个意见。给我反映到凤凰领导那里去,好不好?”

    “好啊,你们外地游客,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们最喜欢人家提意见。”

    “这个沈从文,就我所知,他在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也该是个伟大文学家吧?”

    “是的。”

    “我也知道,从文先生在世,受尽压抑。不想在百年后,人们还是把他放在这小小的,仄仄地方,认为有点不好。凤凰地皮,不是很紧张,可不可以,为他选个好点地方,开阔一点,让后人参观起来,进出也方便些。”

    “那你认为,还要怎么办,才好?”

    “起码也应该,把这陵园放大些。或者说,干脆就让它占个山头。山头下面,搞个停车场,让来参观的人,也有个落脚地方。那墓,倒不一定要修得很大,就这样子,也行。很有特点。你看,每天来的人,该是不少。”

    “不瞒你说,你的想法,我觉得,有道理。这想法,也不是你现在才有。”

    “很多人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