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横明 > 031 性价比最高
    诗会进行的同时,方从哲也在代替万历履行职责。

    按理说辽东经略,在嘉靖朝,即便是不上朝,皇帝也会见一面。

    但万历更狠,陛辞都省略,由首辅代劳。

    也就是方从哲表现地够顺从、没有主见,若他稍微有些执拗,即便达不到张居正一半,只怕早就被换掉。

    万历的原则是,朕可以不管事情,但绝对不能再出张居正。

    “熊大人,原本也有些举荐你的帖子,但老夫并不看好,不曾想最后竟然成了,着实出乎意料。”

    “大人们谬赞,我一张臭嘴而已,莫要抱太大希望。”

    方从哲被他一句话噎着,差点赶人,难怪满朝文武没几个说他好,话委实不中听。

    “楚党那些人的话,不至于让我坚定。只是我那孙子说,大明能守住辽东的有几个,但是性价比最高的便是你熊大人。我知道辽东艰难,但是真的和我那孙子说的一样?没有把握?”

    熊廷弼想想,“令孙见识卓绝,当年李成梁在辽东时,我就说过,任由女真做大,迟早无法驾驭。杨镐在辽东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打胜,朝廷还要催他进兵,是往坟墓里推!”

    方从哲有些尴尬,催促杨镐进兵是他的意思,早些解决战斗,好减轻打仗负担。

    “辽事如此艰难?”

    “只怕超出朝中所有人想象。”

    “连你也不敢保证?”

    “我不敢,只能尽力而为,若是阁老允许我便宜行事,我保证建州女真出不去辽东。”

    “那不行,朝廷要剿灭!限期剿灭!”方从哲语气不容置疑。

    熊廷弼调整下语气,“阁老,建奴是我大明几十年来最难对付之人,若是用剿匪或者对付倭奴的眼光,大错特错!”

    “真的是这样?”方从哲有些犹豫,按照廷议的结果,困扰辽东最大的难题是无饷,如今钱粮到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是辽东问题专家熊廷弼和方书安都说辽东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许真不是危言耸听。

    熊廷弼或许有私心在内,但是他孙子没有理由坑自己。

    “阁老,性价比最高是何意?”

    “约莫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情。”

    “方公子为何如此笃定?”

    “自去问他,年轻人想法老夫不懂,就像不懂为何国债能成,他保荐你一样,要知道,你们之前从未有过照面。”

    方从哲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直盯着熊廷弼,希望看出些什么来。

    但是很遗憾,他什么也没有看到,熊大人眼睛里纯净的像是水一样,毫无遮掩。

    作别方从哲,熊廷弼心里笃定个念头:把方书安忽悠到辽东去!

    满朝能找到与他想法类似的人太少,这厮不但想到一起,还确定可平定辽东,如不带上他,实在浪费人才……

    方书安不知自己已被熊廷弼惦记,他忙着和卢象升以及孙传庭搞好关系。

    大家都是聪明人,在刻意结交之下,卢孙二人最终暂住方家小别院。

    此处平日无人叨扰,有些想法还能互相交流。

    卢象升年纪小,一心想着进学,孙传庭则不同,对他而言,考进士只是走过场,他知道自己实力足够。

    更为关心的是水泥,因为随着对瓷砖和水泥了解的深入,越发感觉到方书安深不可测……

    ……

    ……

    如今的北京城,人们见面不再是聊吃喝,而是问家里贴砖与否?

    自从见过样板房里干净整洁的茅房,人心似乎打开一扇窗,家里有些余银的都开始比拼着贴砖,谁肯承认自己不如人?

    更有甚者,连房顶都贴上,噼里啪啦掉过瓷砖雨,砸伤人后,才算放弃。

    大明的潮流流传也快,京城当然站在流行最前沿,瓷砖风潮迅速蔓延,遍地开花。

    砖厂越发繁忙,方书安反而不管了,瓷砖的成功将方从哲都吓一跳。

    财富也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

    方家其它几房自是嫉妒坏了,大伯几次三番找麻烦想介入都被方从哲斥退。

    按照好孙子的说法,钱财将来不会往家里那多少,除去买国债,还要继续发展水泥等好东西。他方家不缺钱财,但是大明缺好东西,能不用自家钱为大明做贡献,方从哲虽然替孙子叫屈,但是打心眼里赞同。

    谁让,他是当朝首辅呢。

    用孙子的话说,大明需要一些他这样的傻子,要是都是精明人,只想着自己包里赚钱,迟早要完……

    想想那些就知道党争的官员,再想想孙子。

    谁才是傻子?谁才是真正的聪明?

    孙子不管瓷砖,方从哲考虑再三,将生意交给跟了方家几十年的方家商号老掌柜。

    方书安在方家的财权已经仅次于方从哲,月例供奉也不再限制,当然根本不需要限制,他挣得比花的多,不过,这是长房嫡子都不敢想的特权。

    自诗会后,方书安的才名也是悄然传开,那两首诗便传天下……

    方家内宅,方从哲一反常态,早早的下朝归来便让方五唤来方书安。

    此刻,一老一少两人都在花厅站着,一个如磐石一般钉在地上。

    另一个则是不听的在转着圈,围着已经不止走多少圈。

    莫要误会,此刻一反常态,转圈的是方从哲。

    他内心的震惊和狂喜不亚于自己当初高中皇榜。

    孙子的表现太神奇,可不是一般的神奇。

    论成就,目前他或许高于孙子,但是青史留名的话,可能已经无法和其相提并论。

    足以名垂千古的诗作!

    还是一次两首!

    才情这东西,在孙子那里跟不要钱似的?

    难道他孙子将方家数百年积攒的文脉一次占了?

    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到合适的理由。

    “爷爷,您头晕么?”

    “老夫不晕!”

    “孙儿看出来了,但是您再转,孙儿可就晕了。”

    方从哲甩甩衣袖,不理他的胡说八道,“我看你才不会晕,瞧瞧,近些日子都干些多大的事!若非朝堂上有人问起,老夫都不知道,你竟有这份才情!”

    他看着方书安的眼睛,正色道,“那两首诗真的是你所做?”

    方从哲不是不信,是不敢相信,即便是他自己都不能做出如此有水平的作品,孙子到底是如何做到?

    方书安想了数种可能,没有太合理的解释。

    “或许,这就是……天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