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汉之魂 > 第七百二十章:算计郑芝龙
    郑国昌极度鄙视东奴的这个好可笑的离间计,他在安慰皇帝的同时也得为女婿仗义执言,很高调道:

    “陛下,无需多虑,老臣敢用身家性命作保,征虏大将军不会反叛大明。

    黄家跟建奴不共戴天,不会跟那些兽类联手攻击大明。

    只不过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例子多不胜数,征虏大将军乃是心思缜密之人,他当然会、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这话更加不好听,简直是赤裸裸打脸,直指天家会翻脸无情,黄汉如果不深谋远虑,以后的下场一定会凄惨无比。

    崇祯皇帝一脸尴尬,他纵然没有杀黄汉的意图,也存了以后剥夺黄汉的兵权后把他留在京师的想法,可以让黄汉一大家子享受荣华富贵,不可以让他离开京城。

    何如宠道:“事已至此,老臣认为陛下跟征虏大将军应该坦诚相待,我大明君臣只需同心同德,东奴的奸计就会不攻自破。”

    崇祯试探道:“朕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要召见征虏大将军进京,届时朕跟他推心置腹长谈一次……”

    郑国昌见皇帝准备出昏招,及时打断道:“不可、不可,在这个敏感时刻万万不能雪上加霜。

    陛下可以把跟征虏大将军长谈、交心的内容告知老臣,老臣快马加鞭赶去张家口转告,此时最好不要让百忙之中的征虏大将军来回跑!”

    连善于揣摩圣意的温体仁都不知道崇祯准备干嘛,保不准这个翻脸无情的皇帝如同当年那般不管不顾。

    如果皇帝采取拿下魏忠贤并且要了老太监性命的手段来对付征虏大将军,事情往那样发展,那么大明亡国旦夕之间。

    前车之鉴,东江镇冤死了岛帅毛文龙,还不是皇帝的意思,是罪督袁崇焕自作主张。

    东江镇顿时分崩离析,导致登莱甚至于山东半岛被打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千万两白银,直接、间接死亡军民几十上百万,太多东江镇将领带兵投奔东奴。

    万一皇帝直接下手害了征虏大将军,“红旗军”恐怕有一大半将士们会公然造反,届时是否跟东奴联手打大明,还真不好说!

    为了维持现有的平衡温体仁奏对道:“陛下,大战即将开始,千头万绪,陛下此时确实没有必要忽然召见征虏大将军。

    还记得朝廷三次召祖大寿那厮进京议饷都如同石沉大海吗?万万不能再让往事重现。”

    见没有人支持召征虏大将军进京,崇祯只能作罢,他其实也没想好黄汉奉诏进京后,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扣下他?群臣哗然可以想象得出。五年平辽计划肯定会被无限期搁置。

    “红旗军”的骄兵悍将岂肯安心为大明守边?会不会起兵来到北京城下进行兵谏,逼迫朝廷送还征虏大将军?

    这时的崇祯压根儿没有杀黄汉的心思,因为崇祯其实是个老实人,不是个阴谋家,也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完全是个不太称职的皇帝。

    他良心未泯,认为自己不是冤杀岳飞的宋高宗赵构。

    黄汉功勋卓著麾下兵强马壮使得崇祯寝食难安,只要能够控制住黄汉崇祯就会觉得心满意足,认为擅杀有大功与国家的黄汉天理不容。

    平台议事没有结果,群臣反对召黄汉进京,崇祯想冒一冒风险扣下黄汉赌一把“红旗军”不造反都做不到。

    崇祯皇帝无比郁闷,臣强主弱已成定局,现如今朝廷不得不看征虏大将军脸上色,一向骄傲自负的崇祯满心失落。

    几天后杨嗣昌、张凤翼、梁廷栋一行抵达京师,几十位重臣又在平台奏对。

    杨嗣昌、张凤翼向皇帝介绍了春季攻势的准备情况,又把山西、宣大安民维修城池、关隘的成果娓娓道来。

    紧接着提出立刻征调福建水师郑芝龙部,并且言明福建水师必须出动五十艘以上大战船参与往朝鲜投送兵力转运军需。

    皇帝未置可否,因为郑芝龙只不过是个福建水师的海防游击而已,官职太小了,崇祯几乎都忘了大明还有此人。

    但是不少大臣气得直哼哼。

    大明的俸禄很搞笑,直接导致不贪腐就有可能穷得如海瑞那般买二斤肉都是奢侈一回,连小妾觉得生无可恋,直接上吊。

    因此大明封疆大吏贪腐者不知凡几,朝廷许多大员在福建颇有好处,这些孝敬出自何处,人人心知肚明。

    可恶的黄汉刚刚把诸多大人山西、宣大的财路断了,现在又直接下手意图断了福建的好处,是可忍孰不可忍!

    刚刚有人准备反对之时,张凤翼开口了:“陛下,老臣担任兵部尚书之时知道郑芝龙每年都会给许多大臣不少孝敬,也包括老臣。

    但是今天老臣要奉劝所有的同僚以国事为重,五年平辽乃是国家大计,调郑芝龙援辽利国利民,希望得了郑芝龙些许蝇头小利的大人莫要本末倒置!”

    梁廷栋此时为张凤翼背书,他道:“郑芝龙在福建太久了,早就应该调来辽海对阵东奴。

    之所以朝廷有这样的意图却迟迟得不到执行,都是因为有些大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故意掣肘的缘故。

    陛下大可以查查此时出班反对此事的大臣跟福建是否过从甚密。

    老臣建议陛下必须多听那些跟郑芝龙没有任何关系大臣的意见,因为没有利益纠葛给出的意见才中肯。”

    崇祯没想到被自己弃用的两位重臣如今如此有担当,他们的奏对如此具备针对性,他们担任兵部尚书之时做事怎么没有现在这么干脆?

    温体仁此时当然要表现出自己乃是一孤臣,是个清正廉洁的首辅,他道:

    “陛下,老臣从来对事不对人,也因为人缘太差,收不到孝敬。

    征虏大将军要求朝廷征调海防游击郑芝龙援辽合情合理应予以支持,况且朝廷招安郑芝龙八年,也应该提供他一个机会为朝廷建功。

    想当年他劫掠福建、广东造成大明军民、官吏数万伤亡,朝廷既往不咎,此时他更应该竭尽全力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