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重生娱乐大亨 > 第两百七十二章 看好
    月底网站将与腾讯读书合并,新平台出来后原创网就不一定继续更新了。请诸位大大加入qq群289530025,大家加了群,方便以后通知!----

    上市首日股价强势飙升一倍,这可是香港近些年来少见的一幕。

    对于曙光电影上市首日交出的成绩,不仅令徐帆跟曙光电影高层满意,而且收盘时2.74港币的价格,也绝对超出了所有香港股评家、金融分析家等等各种专家们预计之外,虽然很多人早料到业绩优良又带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曙光电影”会受到市场追捧,但却完全没有人会想到,“曙光电影”会热到这个地步。

    “查,尽快查到是谁在幕后操控这一切?”

    尽管外界都在猜测首日挂上2000万股巨额买断助曙光电影股价疯涨的是曙光高层,但只有徐帆他们才知道,根本不是公司内部的人,因为他们公司高层在公司上市之前已经进行了默契接触,出于对公司未来业绩的看好,同样也是为了避免被人恶意收购,所有高层不会在上映初套现股票。

    徐帆现在并不缺钱,确实,他现在的财政状况已经比五六月份改良了很多。只因为七月中旬来自内地的第一支h股‘青岛啤酒’的上市,为他带来的巨额的汇报。徐帆共拥有超过一亿股的青岛啤酒股票,当初的购买价格甚至低于每股一港币。但是这只股票上市仅用去了一周时间股价就从不足1元飙升到3港币以上,如今更是超过了4港币,上冲势头仍然强劲的向着5元上冲。

    如果他需要用钱,只需要变卖了手上的青岛啤酒的股票,就能为其筹集四五亿以上的资金。不过,徐帆暂时没有套现的意思,因为他知道4、5元远远不是青岛啤酒的上限,以目前的上冲势头来看,这支股票在两三个月内突破10港币很轻松,毕竟青岛啤酒作为内地一家百年大厂,是一家严重被低估了的企业。

    因为没有套现的意思,曙光高层自然不会如同外界猜想的那样,去哄抬自己的股价。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像“美亚娱乐”一样,刚刚上市就被资本巨鳄盯上,最终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地产神童罗兆辉尽管在收购了美亚娱乐之后,这一个多月来一直表现的十分低调,但是一直都在默契关注它的徐帆却听到了一些风声。美亚娱乐即将有大动作,这家被资本巨鳄吞的连骨头不剩的娱乐类发行公司,似乎也有转行拍电影的意思,最近业界很多知名导演人跟演员都接到了美亚的邀请,有人看到罗兆辉在好友周星驰的陪同下,先后拜访了王晶、李力持、杜琪峰甚至徐克四位香港最顶级的导演。

    如果一个月之后,香港突然传出地产神童要拍电影,徐帆是一点都不会感觉到奇怪,他甚至期待跟支持这种行为。

    只不过期待归期待,支持归支持,他可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重生者所掌握的信息跟骄傲,都令他坚信港片有他更精彩。

    第二日几乎“曙光电影”刚刚一开盘,买单便蜂拥而至,这一天里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前一日停盘前的热钱出货影响,“曙光电影”股价直线攀升,一个上午甚至只有买盘没有卖盘,股价上涨势头凶猛的突破了3元,至中午休息时已经上冲到了3.17元。

    下午开盘后盘面上出现大量卖盘,总量高达400多万股,砸出来之后令“曙光电影”股价微微降低至3.01元后触底反弹,至收盘时股价最终止步于3.52元。第三天依旧是开盘一通猛涨,到收盘时股价已经突破了4元,达到了4.21元的高度。这一下子,很多机构投资者看出了市场对于“曙光电影”的追捧,开始放缓了出货速度,这导致市场上的买单远远高于卖单,令股价上涨势头十分疯狂。

    难道所有投资人择这么看好“曙光电影”未来的前景吗?还是“曙光电影”值得他们这样死死攥在手中不放?

    哪怕长江实业、恒基地产、中华电力、香港电灯、和记黄埔这些绩优股,不少投资者在赚了一笔之后,都会放弃它们的股票,一般都是卖盘高于买单。但对于“曙光电影”却没有人愿意放弃,这是为什么?

    尤其上市首日那高达两千万股的巨额卖单,更令不少人想不明白。曙光电影已经以十分坚定的态度否认了操控股价,港交所也确认了天量买单另有其人。这消息传出之后,砸得不少人只感觉天旋地转,媒体跟报纸开始热切关注起来,这个买单的主人到底是谁?他究竟为何如此有魄力的大肆购买“曙光电影”的股票,难道就不怕亏钱吗?

    针对这种情况,交易广场的那些金融分析师跟精英们开始分析了起来,分析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有幸买到“曙光电影”股票的投资者,哪怕股价翻了数倍之后,仍然不舍得抛售。

    从数据上而言,并不难分析曙光电影股价飙升的一幕。

    一来把持公司绝大多数股票的曙光高层默契的没有在上市之初急于抛售套现,曙光电影公司的财政良好,根本不需要着急抛售换取更多的发展资金,且高层跟主要股东相比较眼前的利益,更加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因为流通股票相对较少,物以稀为贵,无形中便抬升了公司的股价。

    二来曙光电影过去一年交出的财务报表太过耀眼,同时本身曙光电影公司便拥有规模庞大的接近两亿港币的现金流,良好的业绩跟行业最佳盈利的地位,都令其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底层渴望购买到低价绩优股的普通投资者的青睐。

    三来徐帆的传奇色彩同样影响到了曙光电影,作为一家迅速崛起的电影公司,其本身所拥有的传奇色彩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所看好。

    香港没有不透风的墙,同样的也没有资本查不到的东西。

    很快,那个首日便挥霍巨资投资曙光电影公司的主人便被找了出来。

    在众多证券公司跟银行的深挖之下,很快就挖出这笔巨额买单的主人。

    当得到这个名字时,不少人都是好奇中带着一丝不解。因为这个名字在香港尤其是金融界也算是小有名气,这笔巨额买单的主人名叫‘谢清海’,是香港金融界一名小有名气的操盘手,他现在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今年四月才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惠理基金的董事长。

    1954年,谢清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因家境贫困,9岁就跟着叔叔在街头卖凤梨。12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祖屋被迫出售,作为长子的谢清海一肩挑起生计,当同学们参加下午体育活动的时候,他却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匆匆赶往卖凤梨的摊头。

    幼时的贫穷磨砺了谢清海,17岁那年,他在槟城《星报》找到一份工作,工作两年后,当他得知香港记者的薪水是马来西亚的3倍以上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旧摩托车换成一张船票,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搭上了一艘开往香港的货轮。

    在香港底层打拼了十五年,1989年他进入香港摩根建富集团协助设立研究部门,专攻当时被市场冷落的中小型股,结果真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个人身价水涨船高。对于追求成长从不满足的他,又在今年出资250万美元,与一位客户共同创立总资本额约千万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即惠理基金公司。

    谢清海最为推崇美国股神巴菲特,他的资产管理公司,也一样效仿巴菲特的投资模式,即投资业绩优良又被市场严重低估价格的廉价股票,而曙光电影公司赫然就是其第一次出手的目标。

    作为香港最专业的财经报纸,《信报》是第一批获知谢清海的媒体,同时其也立刻派出了采访团队,对谢清海进行采访。

    在外界一片猜测之中,谢清海接受了《信报》的采访,并在访谈中,向所有公众解释了为何他会巨资投入买进“曙光电影”股票,而且不少投资者在购买了曙光电影的股票之后轻易并不变卖,甚至连一些机构投资者也不愿意轻易松手。

    谢清海:“是的,‘曙光电影’上市首日,正是我跟我的‘惠理基金’公司投资了三千多万港币,巨资买入了2元以下的全部曙光电影的股票!有关投资方面,我有自己的投资原则跟准则,我们虽然只是一家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但是我本人跟公司的一切工作人员,都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之所以会投资‘曙光电影’,不仅因为这家公司业绩优良,同时它低廉的股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很多的投资者都跟我一样,更加看好曙光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是做投资的,所以买入了一只股票之后,轻易不会放出。也许一个季度、也许半年、也许一年以上,我们看重的是未来的回报!”

    “您不认为风险性太大了吗,那只是一个新公司,而且上市之前它的资产评估在10亿到15亿港币之间。而如今以股价来计算,明显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价值!”记者问。

    谢清海:“资产评估其实严格上而言也存在被严重低估的可能性,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曙光电影这个拥有优良业绩,同时勇于拓展海外市场的电影公司是非常看好的。在投资之前,我们公司对曙光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研究,我跟我的公司员工们对曙光的财务情况、市场影响力、海外票房口碑都进行过详细的了解。”

    “您请详细说一下吗?”记者问。

    谢清海:“当然可以,比如我们在台湾做过咨询,在台湾曙光电影的影响力逐年增长,在日本曙光电影公司是日本影迷除了嘉禾电影之后唯一记住的香港电影公司;甚至在欧美,曙光电影都具备不小的口碑跟影响力。我之所以看好曙光电影,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在香港少有电影公司的电影能够在日本跟欧美上映,但是曙光电影作为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却已经开始进行海外渠道的建设。比起港台地区,海外市场自然更大,这是我看好曙光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曙光很注重对收入手段的拓宽,我们打听到曙光有着自己的录像带灌制工厂,有着自己的出版公司。他们自己制作的低价录影带尽管利润被摊薄,但比起深受盗版困惑的香港其他电影公司却已经保持了微薄的盈利。同时,他们有专业的创作团队,将一些热卖电影改编成小说,这些尝试拓宽公司盈利渠道的手段,都比香港那些老牌电影公司更让人信赖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