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红顶商人 > 第一百零一章 雅安地位(中)
    在增加三山市工业企业的独立性上,郑东河知道这件事,刘一农其实还是征得了省长陈振的同意的,毕竟这也涉及到省里的利益,但更因为陈振的鼎力支持,刘一农在三山市就不能失败。

    雅安的出现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郑东河一直将楚临安当做自己的子侄看待,没想到现在这家伙居然能把时机抓得这么准确。

    郑东河拿起材料,随意翻了几页,里面的申请立项都说的很明确,从字面上看,根本就看不什么。

    “俄罗斯。”

    凡是他们这一辈走过来的,一提及俄罗斯脑中不会没有感触,曾经的苏联老大哥,级大国,不过自从苏联解体后,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了。

    郑东河回想起中国自己的计算机之路,当初中国几乎也是从苏联照搬计算机技术,1o7机的前身1o3机不就是完全仿造苏联的?

    不过那些事情都太遥远了,郑东河把材料合上重新放到桌面,打消了找楚临安谈话的想法,这孩子能走到这一步的的确确是靠他的本事,至于赵长明的其中挥作用,郑东河就算没问,赵长明也会一五一十地交代,而且无论怎么看,雅安的存在也没有对三山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所以郑东河才会一直没有表态。

    郑长河笑了笑:“有时间应该把临海的那个孩子叫来看看,听临安说,老楚的这个孙子不简单啊。”

    楚逸安安静静地吃完早饭,父亲楚临海在前两天终于出差回来,楚逸也总算是恢复到原来的生活当中。

    楚临海这次出差跑业务,可以说相当成功,随着全省一大批化工工业的建立,三山化工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虽然因为三山化工的名牌效应,下降的度还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但这已经是一个不好的警示。

    三山化工固然有着悠久的品牌和口碑,但是楚临海进厂已经十多年,自然知道这个品牌后面更多的事情,作为从建国初就建立起来的传统国企,三山化工同很多国企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就是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人浮于事,并且还负担着积年留下来的包袱。

    虽然这些年,三山化工经历了从工厂向公司化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反而成为了很多人进身的阶梯,三山化工旗下六个分厂才区区五千人,然而仅仅负责管理问题的总厂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余人,如果不是省市里的扶植,三山化工能够支撑到现在都只能说是奇迹。

    而现在,那些在周围城市建立的化工企业,引用的都是新设备,新技术,并且他们并没有三山化工的这些问题,三山化工或许可以依靠以往的名气支撑,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市场自己会在选择对比,三山化工的产品无论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都没有优势。

    不知道哪天,三山化工就要同机械厂那样了,楚临海苦笑了一阵,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是自己却总是喜欢多加考虑,也因此吃了不少亏。

    楚临安从饭桌上拿起一份三山日报,今天三山日报的头版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因为同以往不同,今天的头版并不是相关的省市的时政,而是用一个版面介绍一个叫做雅安的公司。

    楚临海在这次出差前,雅安的宣传就已经开始,楚临海有看报纸的习惯,所以印象还比一般人更深刻,只不过还一个月,雅安的公关明显就更进一步,楚临海自然也知道,像是三山市日报这种地方报纸,肯把头版留出来是意味着什么。

    “招聘?”楚临海轻声念了出来。

    楚临海有早起的习惯,现在才是六点,楚逸已经提前知道雅安要上头版的消息了,所以从楚临海拿起报纸之后就注意着楚临海的表情。

    听到楚临海念道“招聘”,楚逸的没交不由自主的抖动了一下,他知道父亲楚临海看报纸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会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轻轻的念出声。

    所以一听楚临海念出来,楚逸心里一噔,对于雅安的宣传策略,由始至终楚逸都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用人才战略的宣传代替宣传战略的宣传,这样不但可以收获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对于提升雅安的形象极为有利。

    因为,这次的三山日报除了头版的报道外,在二版还是延续着雅安的人才招聘宣传,就连广告词仍旧还是那句“雅安需要人才”,而且同样的并没有给我任何的联系方式。

    这个悬念已经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而且雅安并没有着急展开谜底,不过这种宣传的效果已经大幅出乎原有的预期,现在在省里的宣传还没有完全起来,但是不管是三山市本地,就连省城都有人专程坐车来到三山询问详细情况。

    但是楚逸和楚临安并不急迫,因为现在雅安的事物主要是放在宣传上,相反在内部见识还有着很多的空闲,而且,小婶婶箫妮那头已经联系了一些颇具实力的合作伙伴,可以说只要按原定计划,雅安将会从一个皮包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实力企业过度。

    看到父亲楚临海看着报纸沉思,楚逸大概也猜出了父亲的想法,不过雅安绝对是不可能把父亲楚临海给招进去的。

    看来开区那边的事情应该加快了,楚逸想到,虽然这个开区并不是一块肥肉,楚逸知道三山的经济开区就同这个年代许许多多的开区一样,在几年后惨淡收场,但是楚逸并没有指望父亲楚临海能够从此平步青云。

    现在中国官员的用人制度还不规范,统一的公务员考试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楚临海进入开区全凭市政府的一张条子,而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其实也取决于楚逸和楚临安身后的雅安。

    不过楚逸还是现在最紧迫的也不在于此,而是在于能够转移父亲郑临海的注意力,毕竟父亲楚临海要是真的进入了雅安,楚逸和楚临安肯定也不会将他当做一般员工对待,那样很难保证父亲楚临海不会寻觅出雅安的疑点,这些疑点对从前对于自己一无所知的楚临安或许没什么,但是对于父亲楚临海那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