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葬宋 > 第三十七章 疍民
    “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岭外代答》中的注释

    海丰县羊蹄岭,传说中是由汉代开始开凿的羊蹄岭道,作为岭南通往粤东的主要通道,至隋唐时代的几百年间,由于地处崇山峻岭,经常有贼寇出没,占岭为巢,致使羊蹄岭道或通或塞,地处羊蹄岭西北侧的赤石居民生命财产受到直接的威胁,导致居民人口数量极不稳定。

    但是最近这些贼寇好像突然消失了一样,再也看不见踪迹。临近的元新寨内却迎来了穿着黑色士卒服装的人,昼伏夜出。不知道做些什么,但是四周的情况却都稳定了下来。

    元新寨在海丰县西南约六十里。属赤石镇。现居住在该寨的有陈、李、侯、曾四姓居民。除了曾姓是本地畲族土著之外,其他三姓大都是从闽南之地迁移过来的,左右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大家已经牢牢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了。

    元新寨呈方形,东西面宽约百米,开三门,南门为正门,东西两个侧门。各用花岗岩石作门柱,左右两边门柱对称各打制一行圆孔。在每两边对称圆孔中横放架设圆形木棍,作护门之用,另再置两扇厚实大门。古寨的四角边缘各置方形箭楼,箭楼均有小门连结寨内。四面墙壁均高有射箭口和枪眼。四面寨墙用灰沙夯筑高约五米左右。

    该寨城以正门南门为起点,南北向为中心街道,东西两侧各置十余座整齐对称的民房,座与座之间相距整齐有序。东西两侧寨墙各留南北向通巷。整座古寨横竖有巷,所以四通八达。

    七月十六日,天黑时已经是戌时将尽的时候。此刻隐伏在元新寨的黑衣士卒都十人一组的分散了出去。占领了周围山谷的高处地形。开始实行警戒任务。

    没有过多久,一只大军就悄悄的潜行至元新寨附近的羊蹄岭附近,大约十来个人驰马而出,往元新寨而去,刚来到寨门前,就听箭楼里守卫的人大声喝问道:“是谁深夜来此?报上名来。”

    领头的人没有说话,只是把头高高的扬起。箭楼上的人惊喜的说道:“原来是侯大哥,快去请寨主出来。”然后把头伸了出来喊道:“侯大哥稍等片刻,寨主马上过来。”

    此人正是侯强,听见还要再等一会,心里感到有些不高兴。但是没有办法。只能闷哼了一声,不在言语。但是等了一会,还不见有动静,刚想大声喝骂,只听见沉厚的寨门打开了。

    寨主喜气洋洋的迎了出来。侯强刚张开的嘴又马上闭上了。赶紧下班,快步走上前竟然跪了下来,道:“父亲,孩儿回来了。”

    原来寨主正是侯强的父亲侯天赐,见得经年不见的儿子跪在地上,连忙走了过去,抚摸着他的头顶一会,道:“起来说话吧,咱们父子分开多年,没有想到是这样见面的,钦差大人到那里了?”

    “就在五里外的羊蹄岭附近,孩儿先回来看看地方清扫的怎么样了。”侯强回答道,其实他是想先来见他父亲一面。但是见面后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一切准备妥当了,为什么不直接过来,还要在羊蹄岭那里停留呢?钦差大人怕扰民,所以现在哪里驻跸一下,想待到清晨时再进寨子。”

    “不扰民也扰了,大家伙知道钦差大人要来,谁还会想着休息,又有谁能睡着着呢?阿强,你现在带我去迎接钦差吧。”侯天赐郁闷的说道。

    “是,父亲大人。”侯强应声道。一转念,又嘱咐说:“这个钦差很年轻,对于礼节也不太在意,父亲大人一会相机行事就行了,不要那么多的繁琐礼节。”

    “我省的,还用你来教训老子。”侯天赐这个时候竟然暴起粗口来。显出与刚才不一样的豪爽。上马就往前走,嘴里还说道:“这样最好,要是真来一个老夫子,还不把我给酸死啊!”

    侯强无奈的看着这个变了模样的父亲,只好上马追了过去。

    不到一个对时,姜明所率的人马都陆续排着队进入了元新寨,由侯天赐着人安排住宿问题,然后将姜明迎进了大厅。

    刚进大厅,那侯天赐便直接问道:“钦差大人,你们这次怎么只带了五千人过来了啊。不是说有二万人吗?老夫还正在为怎么安排这么多人而犯愁呢?”

    姜明一笑,并没有回答,只是把眼光看向了在一边立着的侯强,侯强却是有些尴尬的望着自己的父亲,嗤嗤的低声嗔怪着道:“父亲,此事容日后再容孩儿给你说,这么晚了,钦差大人要休息呢?”

    侯天赐眉毛一挑,但是看着自己儿子的神情。终于说道:“那好,钦差大人一路辛苦,有事情明天再说吧。”说罢躬身一礼,便要退出去。

    姜明看见老人家鬓发斑白,精神倒是很好,性格爽直的可爱,也不忍心驳他的面子,于是对侯强说道:“侯大人,你为令尊解释一下吧。”

    侯强听到姜明这样吩咐,心中一喜,本来不能和父亲说大军的去向,但是既然问及。不回答的话心里也是颇感为难,但是姜明既然答允说,可以说看重父亲这个人,也相当于看重他自己了。

    当下把父亲拉到一旁交代起来,姜明只是笑着喝茶,心中却是努力回忆着后世的记忆,想着能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原来,大军决定前来赤石,然后伺机偷袭刘深水军的同时,考虑到自己这方仍旧有五百余艘船只不舍得放弃,况且人多眼杂,难免不泄露风声,也想到无论偷袭成功与否。都要退到台湾一带,粮草和军需物质也要供应,就决定由陈宜中和吕师夔带着钦差的行头,由水路从广州湾出海,沿海岸线经由南澳岛在红海湾一带停留,随时等候接应姜明等人。

    此次姜明前来赤石,除先头来的一千黑衣士卒是他的亲卫之外,其余的只带了四千人马。本来陈宜中力劝姜明不用亲自前来犯险,让侯强和吕师夔前来就好,但是姜明总是不放心吕师夔这个人。还是教于老谋深算的陈宜中一起比较好一些。

    最后的好消息就是本来姜明担心在海上和陆地难以通讯往来,但是意外发现的是,原来在宋朝已经由信鸽的出现,而且用的很为熟练。才使姜明更加放心。

    进了元新寨。已经放飞了第一只信鸽了,想想这个世界,姜明真的感到很奇妙,不是说信鸽是近代的产物吗?幸亏姜明没有把这个建议当成宝一样的拿出来,要不还不是笑死人了。

    不一会,侯强就已经向父亲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姜明相信,侯强有分寸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见他们父子二人话已经说完,也慢慢的站了起来,想侯天赐一礼道:“老人家这下有些放心了吧。”

    侯天赐唬的一跳,连忙让开,道:“我大宋天兵已至,老夫怎么能不放心呢?”

    姜明呵呵笑了一声,还是十分恭敬的问道:“那请问一下老人家,你可知道附近可有疍民?”

    “老夫还不老吧?”侯天赐笑道,突然话音一转,惊异的问道:“你要找疍民?找他们做什么?”姜明微微一惊,这个侯天赐反应怎么那么大。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方才在回忆着,想到在海口时,听说有一个疍民群落。“以鱼为生”,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疍民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出于兴趣,有查证资料得出,海南的疍民原本是生活在两广和福建的水上人家。他们漂行于中国南方沿海各地,为了抵御海浪,大约在1000年前,疍家人就造出了名为“鸟船”的船只,其船身狭长,上阔下尖,冲波劈浪无所畏惧。也正因为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远航的能力,才能为了追逐鱼群,或为了逃避战乱和荒灾,由珠江流域驶进南海,并进而跨过海峡来到海南,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靠海繁衍生息。

    由此想到了如果能招募一批像这样的疍民来掌控船只,对于今后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助益,但是没有想到侯天赐的反应竟然是这样,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但是此时,只能肯定的点点头。

    得到姜明的回答后,侯天赐的眼睛眯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后,问道:“钦差大人可知道疍民的出身吗?”

    姜明不由的一愣,摇摇头反问道:“不就是水上人家吗?颇通海理水势,眼下正是朝廷需要此些人才之际啊。”

    侯天赐还没有说话。侯强走上来道:“疍民本是先秦时西瓯越人。秦始皇派屠睢杀西瓯王,越人宁与鱼鳖禽兽杂处,不肯事秦,以至变为“疍民”。”还没有讲完,侯天赐就截住话头接着说道:“历朝各代均视其为贱民,我大宋朝廷一向也不把他们放在心上,甚至还明文不得与疍民通婚嫁之事。这些钦差大人可知道吗?”

    姜明一时语塞,这些他还真的不知道,还想到疍民以水为生是一种习俗而已,但是听候家父子所言,疍民平日和朝廷有些积怨,这个倒是不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