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葬宋 > 第三十章 准备
    做一件事情,准备的时间往往远超过做事的时间,也许准备很久,只为那一朝一夕而已。――姜明说

    第二天,当王道夫前来请示是否要出兵清远县的时候,却意外得到了姜明的私下接见,一直在内堂嘀咕了大半天的功夫,才面色肃穆的急促而去。姜明舒了一口气。看来主战场已经得到了王道夫的认同,就看这次成功的几率了。

    等到王道夫走后,姜明依然没有出门,在那里独自一个人坐着,没有他的吩咐,有柳七伤和王阿强两个人守在院内,倒是也没有人敢进去。时间就这样在寂寞中过去了。姜明一直到了天黑也没有出来。

    其实姜明一直在消化昨天和吕师夔商议的结果,当吕师夔把投名状的目标说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把姜明和凌震吓着了,原以为钓了一只小鱼,但是后面跟上来一个大鱼,意外的收获在吕师夔说出来时,老成持重的凌震声音都有些发抖了。竟忘了其分辨事情的可行性,还有可能性。

    要知道元军再南方的水军当中,刘深至少可以占其中的六成以上。如果吕师夔能够把其搞定,甚至是说服刘深归降的话,那么至少短期内崖山行朝从水路上不用担心元军的威胁,更不要说元军从水上协助李恒进攻广州了。

    但是吕师夔后来的话彻底打消了他们的念头,刘深虽然是汉人,却是出身于元朝大都附近宝坻邑。原属辽国,辽灭归金,金灭归元。基本上没有拿自己当国汉人看待,不过吕师夔却说出刘深此人好大喜功,喜好武力。一向把自己比作辅佐曹操的夏侯渊,以猛将功臣自居。特别是平定李檀之乱后,更是不可一世,为了攀比附会。给自己取了一个字“仲渊”来标榜自己的功绩。

    因此,劝降刘深的机会几乎等于没有,只是有一点却是可以利用,就是刘深和张弘范及李恒之间的矛盾,创造机会一举歼灭之。

    刘深和张弘范有什么矛盾呢?两人几乎都是出自于元丞相伯颜的门下,当年随伯颜一起灭宋,论功劳两人应该是相差不大的。而伯颜被调北上平叛之后。两人又分别被忽必烈册封为左都大元帅刘深与右都大元帅张弘范。一时间两人官职倒是持平,但是身为左都大元帅的刘深在字面上倒是压过了右都大元帅张弘范。

    那刘深倒是也是知足。更是尽心尽力的为忽必烈卖命,谁知道事情变化真快,随着忽必烈对流亡的海上朝廷的不耐,于是就以张弘范为主帅,李恒副之,愈灭大宋最后一丝希望为后快。反而把刘深放在一边。

    自觉劳苦功高的刘深几次发牢骚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但是又不敢上折于元朝皇帝忽必烈理论。那样就显得太热衷于名利,反而让主子不满。只是私下的叫嚷着说,有本事不如有个好老子。暗指张弘范是靠其父张柔之余萌得以比他位高,一直私下里面和张弘范较劲,不肯完全听他指挥。只是碍于忽必烈的淫威,不敢明着来而已。

    所以吕师夔一听说张弘范现在和刘深合兵一处,马上就动了这个心思。在上次广州之战时又知道在赣州附近有亲宋的陈吊眼和陈壁娘等义军存在,马上献计曰:“如引陈吊眼之军扰其后备,为西进行朝后顾之忧。张弘范比起兵剿之。无论成果如何。便可留下刘深独自在丽江浦驻留。那么再引兵诱之,则可吸引其好胜斗狠之心,那么我们就可以调虎离山,烧其战船,令其水军完全瘫痪,则我大宋可放心只应付一路之敌也。”

    凌震听候深以为然。现在南方兵士,大宋并不弱于元军,而由于天气酷热渐渐开始,正牌的蒙古起兵为了避暑大部分都驻留在黄河以北,元人体恤自己的族人,却从来没有把其他族人放在眼里。所以现在军心不起,战力不强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如果善加利用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若不然,待到天气转凉,那么蒙古骑兵呼啸而下。才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情。

    吕师夔用此换来了姜明短暂的信任,并许诺他暂时不将其反正的消息传送出去,以保护家人的暂时平安。临时将其收入经略使府做幕僚。姜明提出的条件就是尽快和在临安任中书右丞的叔叔吕文焕联系上,争取吕氏满门的回归。

    终于放下了这块石头,又想想对王道夫的安排,对于王道夫。姜明却是感到由衷的亲切感。在回到宋朝的日子里。只有王道夫做事情最符合姜明的心思。有时间的奇思妙想,真的让姜明怀疑这个王道夫是不是也是穿越回来的人物。他的一些想法和构思总能跳出现在宋朝的思想禁锢。总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当他问姜明是不是要马上带兵前去清远县的时候,姜明将其邀请进内堂之后,将吕师夔的想法给他说了一遍。并摆出了自己的难处,就是当王道夫带走五万人后,广州剩下的驻兵不能够完成袭击刘深水军的目标。

    最多智能给你两万人,姜明是这样对王道夫说的。说的时间姜明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安,要王道夫用两万人去抗李恒的十万大军。不说李恒的本部人马也只是两万,剩下的是乌合之众也好。但是广州的兵马基本上也是刚刚招募并训练的。说不定还不如李恒的那写乌合之众呢。言下之意,就是劝王道夫暂缓一下。

    馒头要一口一口的吃,只能说清除了刘深的水军后,在集中力量对抗李恒部。

    谁知道王道夫想了一会,竟然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席话。道:“不妥,下官以为,两面都要防备,也不能尽信那吕师夔之言。虽然他新降不久,立功之心必有可信之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希望全部都压在一件事情上。”

    “道夫不才,愿为大宋和钦差大人分忧,此次我愿意带领本部一万人马前去清远,不求有功,但求能拖住李恒一个月足矣。”

    姜明也是半天没有说话,虽是穿越回来的时间不久,与王道夫的交往也不算太多,但是他知道王道夫这个人既然说出来了,就必定能够做到。就连用什么方法都不用问及。

    只是拍拍王道夫的手,姜明沉甸甸的心里却是感动至极。他知道王道夫要用什么办法,那就还是游击的袭扰战术,但是游击战术,在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前适用吗?

    姜明不知道,所以他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支持王道夫。这个就是他送走王道夫后一直留在内堂中的原因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姜明才走出门口,在院内闲聊的王阿强和柳七伤连忙迎了出来。行礼后禀报道:“刚才兵部尚书王大人前来找国师,说是明天巳时起兵,我们见国师一直在思考问题,所以没有打扰您!”

    说来也怪,虽然自己主要的称谓已经不是国师了,但是作为全真七子的王阿强和柳七伤还是一直称呼姜明为国师,纠正了几次也没有改过来,姜明只好作罢,心里想道也许是作为宗教信仰。宁愿自己教中多一位国师而不愿是一位大人吧。每每想到此处,姜明总是苦笑不已,自己还没有正式入教呢?怎么会突然成为了一个宗教精神领袖了。

    听到王道夫明天就要出兵,知道也不能阻挡什么,毕竟军情大于一切。先走一步,就会多一分的机会。

    “但是还是需要时间啊。”姜明仰头看看正在升起的弯月,心里大喊了一声。

    把头低了下来,平静一下情绪道:“阿强,可能又要辛苦你了。我这里又一封信,需要你送到赣州,在那里找到义军后,交给陈吊眼。你觉得要几天能够送到?”

    王阿强心里算了一下。道:“十五天左右。”

    “那么久啊?”姜明惊叹了一下。按照在后世的速度,坐火车估计也就几个小时吧。

    “那最少也要十天以上!”王阿强一听姜明说慢。马上急了。忙回答道:“最少也要十天以上,远倒是不远,但是要避开元兵,那个才是最麻烦的。”

    “最多给你十天的时间!”姜明无奈的给王阿强施压,“我可以给你一匹快马。上次你师妹放在我这里又几块蒲府的腰牌。要是遇见元军,倒是可以利用一下。然后你给义军说一声,最后尽快的采取行动。这次事关我大宋匡扶大业,若是成功,那他就是中兴之臣,万望配合一下。”

    王阿强应了一声,马上就要回房间准备,姜明又叫住他道:“就说这次是文大人和我共同的意思,代文大人向他问个好,一切以大局为重。”

    王阿强一呆,马上领会了姜明的意思,是担心和陈吊眼等义军没有什么交往,故抬出文天祥来。马上回道:“我省的怎么说了。”便不再多言,回房间准备连夜出发了。

    姜明又回过头来向柳七伤说:“走,咱们去找制置使大人商议一下。”

    一直到深夜,回来时,王阿强已经出发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