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葬宋 > 第十六章 打算(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既然是自己的打算,肯定要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国难面前还谈这样的打算,就有些无谓了----《姜明回忆录》

    张世杰不知道最近这几年到底自己是怎么回事?一向驰骋沙场所向无敌的常胜将军再也找不到踪影,关于外界传自己是“常败将军”之言也有所耳闻。到了现在,自己率数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雷州却是久攻不下,到了最后快要胜利的时候,却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史格给摆了一道。通过漕运将钦州、廉州、高州、化州等地的粮食供给戍守在那里的元军,使自己功败垂成。

    无奈之下只好东来,本来自己选好的崖山,却又被文天祥和姜明先拔得了头筹,在这里经营的有声有色,越来越觉得心里有些别扭。本来大家都是为了大宋而做事,也不用分了彼此,但是今天在山上杨太后所言,隐隐的却有责怪自己的意思,而且召见勤王义士,竟然没有自己这个大将军的事情,使他感到有些不安。

    环视了一下自己客厅里面坐着的几个人,想了一下,还是问道:“关于崖山是不是立足之地,大家也要给本将军一个意见,待到太后问及,我也有个准备是不?”

    客厅里面稀稀落落的做了几个人,除了礼部侍郎邓光荐是个文官外。张达、方兴等都是自己的心腹部将。这句话问出来,也就是想让手下帮自己想一些不驻跸在崖山的理由。

    而礼部侍郎邓光荐则平日和张世杰多有来往,说话也不像陆秀夫那样的死板,深合张世杰的意思,所以这次也将他请了过来。果其不然,那些部将还在琢磨张世杰话的意思,邓光荐首先站了起来道:“大将军,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大家在一个房间里,那就是自己人,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邓大人放心吧。话传不出这个房间。”张世杰有些不耐的挥挥手,心里想到这些文人就是麻烦。说起话来拐弯抹角的。

    邓光荐笑了一下,也不在意,仍然是慢条斯理的在那里说:“其实多一份力量卫护皇上和太后,那是一件好事,但是苦于崖山这个地方太小,大将军可以想象的到。光文大人和国师所率人马已经知道的就是近十万人,而这次随圣驾和大将军来的大约是十八万人左右,这前前后后近三十万人,粮草从何处而来?有怎么能保证大军的战斗之力呢?”

    张世杰眼睛一亮,点点头,示意邓光荐继续说下去。

    看到得到大将军的肯定,邓光荐不由的有些得意,继续说道:“其实自从福州一路而来,都是大将军在护卫皇上和太后,这次想来也理应如此,稍后大将军可取觐见太后,奏请加封文大人为水陆转运使,专司为大军筹备粮草,代天子而募集天下勤王之士,那不是更好?”

    “那样不好吧,文大人劳苦功高,这样不是间接的削去他的兵权,那他愿意吗?”,那边张达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听邓光荐这样说,有些不满的为文天祥争辩道。

    张世杰有些恼怒的瞪了张达一眼,不过这样一问也正是说出了自己的疑窦,又把目光转向了邓光荐,却只见他轻笑了一下,不在意的回道:“大家都是在为皇上办事,为大宋尽忠,有何必在意兵权在谁的手上呢?文大人一向以忠义为楷模,绝不会为虚名而计较的。”

    张达内心不同意邓光荐的意见,但由于自己的实力有限,再则有张世杰的余威,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心里发牢骚道:“说着容易,要是你,你愿意才怪呢?”但是嘴里并不多言。

    张世杰沉吟了一下,想到在文天祥的地盘上去剥夺他的军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一提出来,连张达这样的莽夫都能看出来,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呢?于是摇摇头道:“此事再议吧,我想大军休整一下,然后准备奏请太后移驾广州再做打算,崖山此地虽好,但是却真的呆不下这么多人。万一元军将此围住,大家吃喝都有问题,那时间怎么打仗呢?”

    众人都齐声附和,张世杰眯着一双眼睛,慢慢的扫视了一下大家,还是把眼光投在了邓光荐的身上,不露声色的道:“来日的朝议,还要请邓大人多多劝谏一下皇太后和皇上,毕竟大人是礼部的人,事关皇室在小小的崖山驻跸,也是于礼制不符,还请费心才是!”

    没有想到事情会落到自己的头上,没有办法,在张世杰的眼光注视下,只好硬着脖子称是,心里却是有些忐忑,一转念,不如回头找陆秀夫商量一下,毕竟丞相为百官之首,找他商议也不会有什么错事,于是心里大定,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这边张世杰正在考虑着怎么能把皇室继续的留在身边,由自己来保护,说一句实话,这样做,他自己也分不清楚到底自己做的对或者不对,难道自己真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想到了这个词,张世杰不由的苦笑起来,“令诸侯”,现在哪里还有诸侯可以号令的呢?

    自己的忠诚与勇武原来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但是现如今不仅仅是别人,就连自己也有些怀疑自己了,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张世杰慢慢的闭上眼睛,朝客厅内的几个人挥挥手,似乎很虚弱的说了一声:“今日有些倦了,大家先回去休息一下吧。”

    随后便不再言语,听到几人向自己告辞的声音和门响之后渐渐远去的脚步声后,才慢慢的睁开双眼,望着简陋的房梁,仍然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临时行宫内,杨太后和杨亮节送走了前来觐见的勤王义士之后,在那里坐着,满脸的笑容慢慢的松弛了下来,神色也渐渐冷了下来,杨亮节见没有外人,也就毫不在意的找了一个椅子自己坐了下来,和杨太后互相对望着,半天没有言语。

    他们也明白这马上就是一场权力之争。既然决心要来到崖山,就要面对,就要想办法冷静地予以调解,做到既不让文天祥他们得势,也不能让张世杰占上风,在大家都有面子的情况下,作出妥善的安排。这样才符合皇家的最终利益。

    他们姐弟两人明白这调解是不容易做的,文天祥和张世杰,明显的针锋相对,他俩是决不肯退让的。本来张世杰是占尽上风的,但是在自己的有意偏袒下,文天祥这一方马上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击。既然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皇家就要在其中选择一个,但是选择谁呢?的确是一个让人倍感痛苦的事情。

    所以姐弟二人自从决定来崖山以后,就会面了几次,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游走在两个势力相当的臣属当中,不早些决断,肯定是弊大于利,所以一送走众人,杨亮节立刻又心照不宣的留了下来。但是还是无话可说。

    过了一会,杨亮节终于有些忍不住的说道:“姐姐,不如我们再找那个国师商议一下,我来到崖山曾经着人打听过,原来文天祥之所以来到崖山,也就是哪个姜明的主意,这个人还真的有些不简单。”

    “这个人就是有些不简单,我才不敢去问啊!”杨太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摇头说道。“初见这个姜明,只是看他有大贤良师的信物,也是想留在身边,他那个信物,关键的时间至少可以让元军有所顾忌。可以拖延一下时间而已,看他不知,才对他礼遇有加。但是从他来到之后做的这些事情,的确有些深不可测的感觉。”

    “首先是他预言我儿和现在的皇上命格上有所犯冲,有“二龙夺珠”之嫌。长居在一起必有一伤。然后让我允许他带走粤王,但是可能由于是太晚的缘故,景炎皇儿还是崩了。”说着,又想起了往事,不由的泪水又掉了下来。

    杨亮节在旁边看着,心下也不好受,只得安慰道:“姐姐莫要伤心了,先帝仙去,也许是一种解脱,现在形势人人自危,也许是上天怜惜先帝吧,不过今日姐姐一说,我倒是明白了当时为什么你那么放心的让他带走粤王了。”

    停顿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又说道:“好像不对啊,既然是“二龙夺珠”,那么他把粤王带走就不会有什么事情了,那么先帝也理应没有什么事情了才对,为什么还是去了呢?这个国师可能当时也是危言耸听罢了。”

    杨太后摇摇头回道:“还有你不知道,他走时说过,先帝我儿还有一大劫,应在碙洲,只要过了四月,当可无事。”说道这里,竟然失声哭了起来,杨亮节也不知道怎么劝自己的姐姐,只能在一边看着,过了一会才继续道:“当初我也是忘了这句话,只是听说广州大捷,怕遭到元军的报复,一时糊涂之下,也就同意了张世杰到碙洲的建议,每每想到这儿,我就忍不住的伤心。”

    杨亮节这才长出一口气,事情是这样啊,怪不得姐姐这次执意要到崖山来,而且当众提张世杰的伤疤。心里还是怀有对他的怨意。但是一想,又有些奇怪,这样一来,这个姜明还真的是不简单,为什么姐姐说不敢问呢?

    想着这里,也没有什么忌讳,就随口问了出来:“那姐姐应该重用这个姜明才是,为什么说不敢问这个国师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