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伐天下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纵论天下(下)
    接着虞允文又分析起了日本,在他看来,日本因为不可能跨海来攻,所以并没有什么威胁,也提供不了多少利益。而日本人口稠密,民风尚武,倒是练兵的好地点。不过如今大敌当前,日本还是暂时放放的好。

    “这点我不赞同。”,赵抗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日本看似贫困,但是那里钱贵而米贱,这粮食生意大有赚头,而且因为与大陆间隔甚远的原因,里面有很多商业机会,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日本近海防御很强,如果放弃金石城这个据点,以后再想取回就难了,他们肯定不会再像上次那样大意。不过目前与日本已经达成协议,应该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和平状态,所以从日本抽回部分兵力的想法可以考虑。”

    “这倒是在下考虑不周了。”,被驳斥后虞允文也不生气,毕竟他对日本的了解,怎么能和亲身去过两次的赵抗相比啊。

    接下来赵抗又将自己所知的大草原上各部族的情况一一告知了虞允文,以供他参考。

    大草原的地位显然比日本和高丽要重要得多,虞允文比以往更加谨慎,足足花了超过一炷香的时间,才将思路整理完毕,开口问道,“殿下您刚才说,草原人在海州一战损失至少有十万以上是吗?”

    “可能有十五万以上,不过还是谨慎点好,但十万人的损失是肯定有的。”,赵抗的语气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您之前说过,大草原的总兵力在六十万上下的样子,目前大草原还远没有统一,所以对我们有威胁的只是草原南部和东部的部族,他们的总兵力在三十万左右的样子,而这次损失的兵力也是他们这些部族的,也就是说,在短期内这些草原部族的兵力伤亡近半,应该不足为虑了。但是只需要最多八年时间,他们就能完全恢复实力,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而如果在此期间草原部族完成统一的话,那将立即对金国和大宋构成严重威胁,也会影响赵国的整个战略布局,希望不至于如此吧。”,虞允文叹了口气说道。

    赵抗现在也注意到了,虞允文虽然稍改了称谓,但仍然只说“赵国”,而并不是“我国”,“难道他不是求官来的?那么他此来所为何事呢?不管他,反正我看中的人,绝不会让他从我手中溜走!”

    “不过以上只是指短期威胁,要一劳永逸地消除草原部族的威胁,在下也没什么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虞允文继续答道,脸色有些难看。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草原部族,我倒是有方法的”,赵抗卖起了关子。

    “什么方法?”,这个问题虞允文也想了很久了,所以这句话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可是高级机密,只有核心成员才能知道的,目前全天下知道的,也不过呃,四个人而已。”,赵抗欲擒故纵地说道,希望藉此吸引虞允文求官。

    不过虞允文可不像他那样还是个孩子,好奇心不足以影响他的行为,听罢只是一拱手致歉道,“是在下多问了。”

    这可令赵抗非常郁闷,他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像他好奇心那么大的。

    出乎赵抗的意料,虞允文并没有立即回到大食的话题上,而是突然说起两个被赵抗忽视了的国家“大理国”和“吐蕃”。大理国虽然国力不强,兵力也单薄,但危急时二十万军队还是征得出来的,再加上其独特的地势和水土,可谓易守难攻。这在此前并没什么关系,但是既然想要大宋接收南洋诸国,那么大理国就成了钉在中间的钉子,非要拔除不可。由于大理国的特殊性,虞允文对此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年大唐极盛时都征服不了南诏,现在赵**力虽强,也远没到那个程度,而大宋的那种进攻上极垃圾的军队,就更不能指望了。

    听到这里赵抗倒是轻松地笑了,“大理国远不像你认为的那样难征服,请先生听我分析:大理国之所以易守难攻,无非两点,瘴气与多山地形。而瘴气的问题我们早已找到解决办法,不然你以为我们赵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啊!方法很简单,就是砍光森林和填平沼泽,这样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瘴气的危害。当然,那是攻占以后的事了,事实上台湾的气候与其颇为相似,赵国的军队又有南洋作战的经验,对瘴气的抵抗力比南宋军队要强得多,基本上是可以无视的。多山地形才是真正的麻烦,只要他们分兵把守各个天险隘口,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问题是,如果有一支军队,能攀越无路的高山呢?大理国的国境线如此之长,他们能防得过来吗?而很不巧,我的近卫师就是这样的军队,所以征服大理国远比你想象的要容易。但是,占领容易,守住难,大理国的汉化程度已经相当高,族群上与我们也相差不大,所以问题不在于汉化上。中原人一直看不起那些穷乡僻壤,所以中央政权派驻那里的地方官往往横征暴敛,激起民愤,结果不出五十年就又被赶了出去,前面那么多的钱粮和士兵都白费了!所以,这第一任地方官极其重要,如果用人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殿下高见,”,听到这里虞允文也深表叹服,他接下话题说道,“至于地方官嘛,大宋境内官员如此之多,找几个清正廉明又知道变通的倒是不难,至于朝廷派谁去嘛,殿下到时候可以再想想办法,必要时施加些压力也是可以的,毕竟事关重大啊。”

    赵抗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说完大理国,接下来虞允文就说起了吐蕃,吐蕃曾经是一个国家,但现在已经四分五裂。随着佛教传入并在吐蕃扎根,吐蕃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靠着佛教维系起来的松散联合体。吐蕃本土地势极高,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从古到今,还没有一直军队成功攻上吐蕃本土的。仗着地利优势,吐蕃人又骁勇善战,很容易便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即使是大唐极盛时,对吐蕃也是以拉拢为主,尽量避免触怒他们。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大衰,吐蕃便乘势而起,疯狂扩张,领土扩大了一倍有余,后来甚至多次攻击中国本部,唐末连国都都被吐蕃人占了两次,可谓奇耻大辱。

    佛教传入后,吐蕃人的攻击性大为收敛,不久便都退回了本土。尽管如此,他们尚武的民风并未有明显的改变,仍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虞允文的结论是“吐蕃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威胁,不过万一被敌对势力拉拢或挑唆,便会变得相当麻烦,地理上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还是想办法将其控制住比较稳妥。在下的看法是,既然吐蕃崇尚佛教,不如从这方面入手较好。”

    虞允文很明显还不知道赵抗如今可是佛教高僧口中的“佛敌”,说出的办法形同废话。但赵抗并未生气,只是淡淡地说明了自己和那些宗教界人士的关系很糟糕,另外他同时说道,“没有武力做后盾,总是不可靠的,从没人攻上去过吗?那是以前罢了!”

    虽然有些保留意见,但虞允文内心深处其实很赞同赵抗的说法,不过“攻上”两字可不像说的那么轻松!

    讲了一夜,话题终于要回到大食上来了,而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赵抗不想中断这次难得的会谈,便派人通知那些大臣今天的朝会取消,让他们忙他们自己的事去。

    虽然一夜未睡,但不知道是两人都精力过人,还是谈得兴起所以不觉得累,此时两人都没露出半点疲惫的神色。赵抗吩咐好后一回来,虞允文便继续说了下去。

    “大食的问题必须解决,但要彻底解决,目前赵国还没这个实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让两国的关系暂时恢复和平。大食人也是欺软怕硬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示好他们只会认为赵国软弱可欺。所以必须尽快发动一次大的战役,将他们打疼了,然后再稍稍出让部分利益,应该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用养猴人的话来说,这叫打记棒子给块糖。”,虞允文很快就说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呃,有理,但是这战役的目标是什么,该攻击哪里,怎么打呢?上次虽然大食人损失不小,但大部分都是台风造成的,他们未必心服。的确是必须打一下,光防守是不行的,必须主动出击!”,说到这里赵抗命人取来目前最大的航海图,与虞允文探讨起来。说是目前最大的航海图,但事实上只标注到天竺一带,而大食本土则没有确切的资料。汉人太自负了,根本就懒得了解周边的文明,与大食人做了几百年的生意,居然连他们到底在哪儿都没弄清楚

    虞允文大概也想到了这点,脸色有些凝重,但很快便变得专注起来。过了一会他伸出手指指向某地,“就攻击这里如何?”

    虞允文指的地点乃是锡兰岛,目前隶属于天竺。天竺虽然自古就是大国,但与中国统一的时期居多相反,天竺在历史上只有短暂的统一。而且,即使在此期间,地方上仍然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权,而锡兰岛远在海外就更是不受管束了。正因为这个原因,攻击锡兰岛后只要处理得当,并不会激起整个天竺的愤慨和干涉,所以虞允文的这个建议是有着充分的可行性的。

    锡兰岛物产丰富,尤以盛产宝石而闻名于世,居民大多笃信佛教,但由于大食商人往来频繁,对大食有着相当地依赖。锡兰岛人口超过两百万,但由于信仰的原因,兵力并不强,陆军不足五万。虽然有象兵,不过和平的时间太长了,战斗力可以想象。锡兰是一个海岛,却没有自己的海军,在海防上主要依靠大食武装商人的护卫。这些情报有些虞允文早就知道,有些则是赵抗提供的,锡兰岛距离赵国甚远,但自金州往西,它算是最近的陆地了,这也是虞允文选定它作为攻击目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