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北汉 > 第二百四十三章董卓之死
    第二百四十三章董卓之死

    董卓撇了撇嘴,不以为然道:“娘,您尽管宽心,梦乃反兆也,孩儿就要登基称帝,您就只管等着做皇太后即可也,哈哈哈哈。(手打小说)”说罢,董卓不理董母的继续叨叨,转身去找邹氏与何氏报喜去了。

    何氏听闻之后,自然是欢喜万分,董卓做了皇帝,她便是贵妃之尊了,不过邹氏却是明白此乃王允与吕布之计,心下也甚是高兴,当然,邹氏高兴的并不是她将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是董卓将死,她便能够如愿以偿地跟吕布厮守终生了。

    初平三年四月丁巳日的黎明终于来到了,因为历史已经改变的缘故,这一年原本该是公元192年,现在却成了公元190年,足足提前了两年。

    这一天的长安城是一个少有的好天气,昨晚黄昏时分的阴霾已经完全被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所代替。遥远的南山就像洗过一样,青翠欲滴,郿坞的花园里也是一派初夏怡人的景象,柔韧的柳丝像一串串金线低垂在澄清的池沼上,娇啼婉转的小鸟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董卓刚刚起床,王允便急匆匆求见,董卓知道王允此来必是请自己过去接受皇帝的禅让,果然,见礼之后,王允直接开门见山道:“太师,禅让台已经筑好,并且大典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太师亲身前往也。”

    董卓大喜道:“孤昨夜梦见一金龙罩身,今日果然得到喜讯,机不可失。”

    于是,董卓便进入房中,辞别其母。

    董母仍有担心道:“为娘近来一直心惊肉跳,并非吉兆。”

    董卓不以为然道:“母亲将为国母,岂能没有惊报,且定,儿去去就来。”

    出了董母住处之后,董卓便传人更衣,一直跟随在董卓左右的郿坞管家董乙急忙对再帘外伺候的穿衣仆役喝道:“快进屋去,伺候老爷穿朝服。”说罢,董乙便赶上一步,掀起珠帘,捧袍、捧冠、捧靴、捧绶带、捧佩剑的,如鱼贯般进入内室。

    “小乙,奉先在哪里?”董卓一边安然受着奴仆们穿衣的伺候,一边念念不忘自己的安全,以董卓之想,只要吕布在,天下间无人能够伤害他。

    “回老爷,温侯率领一帮甲胄武士正在中堂恭候大人。”

    “李肃呢?”

    “四更时分,李大人就来过府上,小的见老爷正在熟睡,未敢通报。”

    董卓追问道:“其人现在何处?”

    董乙道:“说是率领十名卫士打前站,在未央宫北掖门恭候老爷大驾。”董卓并不知道,不但吕布与李儒已经被王允网罗了过去,就连当年奉命招降吕布的李肃也已经加入到了王允的集团当中。

    “噢,他们考虑倒也周详,那田仪现在何处?”

    “回老爷,田主簿正在院内督促下人为皂盖马套马驾辕。”这董乙倒也是个人才,对于董卓手下这几个亲信目前的工作都了如指掌,董卓一番话问下来,根本不需要再找第二个人去问。

    听说手下人办事效率如此之高,董卓大为高兴,然而他还有一件最放心不下的事情:“小乙,从府邸至宫门的卫队排阵好没有?”

    “老爷请放心,自子时起,执金吾已经按皇上出巡的规矩,对府邸和皇宫周围的几条街道实施了清场戒严,从四更起,已在府邸到未央宫之间排起一道由马步骑兵组成的人墙,适才小的亲至门首看过,老爷猜猜,那道人墙筑得怎么样?”董乙说得手舞足蹈起来,“好家伙,可以说,比真墙还结识,比真墙还雄壮,清一色的高头大马清一色的彪形大汉,刀光闪亮,一眼望不到头。老爷试想,有如此人墙,不要说区区刺客,恐怕连飞鸟也近不得老爷之身,碰不得老爷一根汗毛,老爷若是不信,自可亲往一看。”

    “很好,这样,孤也就放心也。”听董乙说得兴高采烈,董卓哪有不信的道理,更不会屈尊到真的去门口看上一眼。

    按照董卓穿衣的程序,内衣之后,就该着软甲了,于是捧甲的仆役忙趋前侍候。

    看着董卓还是穿着软甲,董乙有些不明白,低声问道:“老爷,今日戒备如此森严,难道还要穿着软甲?”

    “为何不穿?老爷出门在外,是寸步不离此甲的。”在旁帮着董卓穿衣的何氏双眼一瞪,没好气道,“上次若非是仗着这件护身软甲,岂不是让伍孚那厮得手也?老爷若是出了意外,你这小贱命也会朝不保夕。”

    “呵呵,还是富人心细如发,这甲一定是要穿的,有备无患也。来,此甲当由富人给孤穿上。”说着,董卓高举双臂,让何氏为他穿软甲。

    当何氏把董卓头上的九琉冕扶正之后,整个穿衣过程才宣告结束。但是,望着衣着簇新的董卓,何氏突然觉得心中有些莫可名状的不安和恐惧,他本想说几句劝阻他的话,却又想到连老夫人都没能劝住,更担心扫了他的兴,只好默默地看着他在董乙一干仆役的簇拥下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何氏正在房中为董卓提心吊胆,却见董卓一身狼狈地返回来了。之间他冠歪了,靴掉了,簇新的朝服沾上一大片湿漉漉的泥水,嘴里更是哼哼唧唧,骂骂咧咧,真是滑稽至极。何氏见状,本想不笑,以免惹得董卓发火,却又实在忍耐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果然,董卓本就心情不爽,听到何氏竟然窃笑于他,不由勃然大怒,捂着腰怒骂道:“小贱人,孤刚才跌了一跤,摔得痛苦不堪,汝却有心取笑于孤,若是孤被人刺杀,只恐汝将要乐疯也。”

    “老爷息怒,贱妾哪有胆量敢取笑老爷,只是觉得奇怪,老爷刚才不过出去一会儿功夫,怎地搞成如此模样?”何氏跟随董卓也有两年多,极是了解董卓的脾气,一旦怒起来,可不管谁受宠不受宠,绝对是一顿皮鞭伺候,于是便急忙一面用粉拳轻敲着董卓的腰眼,一边焦急地解释着。去年,最受董卓宠爱的邹氏,因为一句话犯了董卓的忌讳,也是被罚了十鞭之刑,自那之后,郿坞中的女子除了董母之外,无一不是胆战心惊的,她们清楚地记得,邹氏受刑时候的惨叫,以及赤luo的玉背上的条条鞭印。

    “轻点,轻点,汝想捶死孤啊。”董卓脸歪鼻斜地叫嚷着,今日乃是董卓即将登基称帝的好日子,加之时间紧迫,董卓也没时间与何氏计较那么多,若是换在平时,只怕少不得是十鞭之刑。

    何氏见董卓不再此事上做文章,这才放下心来,急忙转了个话题问道:“老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提此事,董卓心里就来气,怒声道:“甭提此事,真他娘霉气透顶。也不知那混账马夫是如何套马,也不知田仪那小子是如何检查,更不知那马究竟吃下什么甩料?老子一只脚刚刚跨上厢板,另外一只脚还在半空中,那疯马却突然跳起来,将老子摔个七荤八素,汝看,冕已歪,衣服也脏,若不重新更衣,如何上朝也?”董卓早就适应了“孤”的自称,更是努力向文人形象转变,只不过在极为恼怒的时候也会说一些粗话,例如像自称“老子”以及骂娘之类。

    “老爷,贱妾有句话憋在心中已有半天,老爷,今日之朝老爷还是不去为好。”何氏一边帮着董卓脱去身上的脏衣服,一边鼓起勇气说道,“未出门,马先惊,恐非吉兆,不如退居郿坞之中,以避祸殃。”

    “饶舌,汝又不是术士,怎可妄谈吉凶,老子骨相尊贵无比,能加害孤之人上没有出生也。再说,今乃皇上禅让退位,孤登基称帝之日也,汝怎能避居府中。”董卓不耐烦地把手直摇,“汝一妇人,休得多言,快传人来替孤更衣。”

    经过一番周折,待到董卓的皂盖车行至府邸门首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穿行在整齐严肃的警卫队列间,董卓一下子就忘掉了先前堕马车的不快,他重新恢复了目空一切的自大,只见他频频含笑,向道路两旁的卫士们注目致意,俨如检阅三军的统帅一般。

    董卓的皂盖车前的仪仗队,已经与皇帝的卤薄法驾差不多,什么熊旗、豹旗、虎旗、华旗,五颜六色的旗帜不知有多少面;什么刀、枪、剑、戟、爪、斧、扇子,填道塞途,眩人眼目;鼓吹细乐,声震九街……,为了指挥这支庞大的队伍,骑在赤兔马上的吕布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忙,吕布心甘情愿,因为他是吕布的义子,他的荣华富贵,蒸蒸仕途,是董卓给他的;今天,吕布也是很心甘情愿,因为他知道,今天是董卓的末日,过了今天,他就可以跟心爱的女人长久厮守了。

    走着,走着,突然道旁窜出一个道士模样的人来,尤为可怪的是那道人手执一长竿,上缚白布一方,上下各书一个醒目的“口”字,口中又连胜高呼:“布布”清道之后如何会跑出一个牛鼻子怪道人,董卓也无暇细想,只觉得这道人的举止好奇怪,便叱喝一声道:“汝是何方怪道?在此叫唤什么?”

    发声刚绝,那道人已被路旁的卫士驱至僻巷,皂盖车又被吕布引得飞快,一刹那间,那道士已像太阳底下的一滴水珠,蒸发得无影无踪了。经此一打岔,动作不由疑窦丛顿生,但转念一想,自己有布骑夹护,自府邸至阙下,防卫周匝,谅也无妨,于是便听任皂盖车飞奔而去。

    看到道士被驱赶,最心焦的还是跟随在董卓车后的田仪,没想到他与李儒“苦心孤诣”想了半天的两个劝驾的“妙计”,全然没有任何的效果。田仪无疑还是对董卓忠心耿耿之人,但李儒就不同了,他已经成为了反董阵营中的军师,自然不会全心全意帮助田仪。第一条“妙计”,便是马惊之计,这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的,因为董卓性格喜怒无常,一旦被摔得不轻,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一怒之下将负责车马仪仗的田仪斩首,如此一来,第二条道人拦路之“妙计”就不用施展了。田仪当然不知道李儒出的第一个计策是准备借董卓之手将之杀掉,自以为对董卓忠心不二,准备以死劝谏。

    田仪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感觉到这一次的禅让可能隐藏着很大的危机,他也曾对董卓进劝过。但是,当董卓问他有什么证据的时候,他却支支吾吾拿不出来,最后董卓哈哈笑他从来没遇到过皇帝禅让之事,神经过于紧张,不得已之下,田仪才会找李儒商议劝驾之事,不想李儒却弄了一个害他的计策来。

    田仪当然不知道李儒已经背叛了董卓,心下好不懊恼,但此刻他也没有什么劝说董卓的良策。今天早上,董卓只是重重给了他一脚,并没有将他关入大牢,也没有命人当即砍去他的脑袋,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如果这个时候,田仪过去打扰董卓的雅兴,天知道董卓会不会像跟那天对马氏一样发起那么大的怒火呢。事到如今,田仪也只能暗叹自己已经尽力了,究竟是福是祸,只能听天由命了。

    眼看就要到北掖门了,根据王允等人的安排,皇帝会在这里等候,然后跟着董卓的车驾一起去禅让台。就在董卓暗自庆幸的时候,拉车的马儿忽然间止步不前,一个劲地昂首嘶鸣,其声凄厉,董卓听得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奉先。”满腹狐疑的董卓急忙唤住紧随皂盖车的吕布。

    “义父,何事唤孩儿。”虽然距离大事成功不远也,但是吕布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不能露出什么破绽,于是便一脸恭敬地探头问道。

    “此马举止异常,莫非宫门内有什么反常之举哉?”

    “不会吧……马岂能通灵人性哉?”吕布一面回话,一面正儿八经地观察片刻,又说道,“义父,一切正常,只管前进。马童,汝用力抽这不肯卖力之畜生也。”吕布着急地给皂盖车的驾辕者直接下令道。

    “既然马不肯走,鞭也无益,奉先,不如折回,派人去宫内探听虚实后再说。”这一刻,董卓也有些心虚了,毕竟之前田仪、董母、何氏等人全都劝过董卓,那些话再次浮现在董卓的脑海中。

    “已至阙前,势难再返,如此迂回,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义父,有孩儿吕布在此,纵然有几个大胆反贼,也可立即拿下斩讫,义父还怕什么?”说着,吕布跳下赤兔马,扶着皂盖车的车轮往前推,一直进入北掖门内,随行的侍卫都被挡在门外。

    气氛骤紧。

    董卓正诧异间,吕布为何要把皂盖车推得如此飞快?卫兵却为何被挡在宫门之外,还有那领命在此恭候的李肃又在哪里?董卓越想越觉得可疑,更是下意识地惊呼起来:“卫兵,卫兵,快跟上。”

    喊声刚落,只见一身甲胄的李肃率领一干杀气腾腾的卫士蓦然闪出来,人人手中都持着明晃晃的兵器。

    董卓一惊,急忙大喝道:“李肃,汝想造反乎?”

    李肃毫不理睬董卓的吆喝声,只顾举起手中的长戟,朝董卓的前胸猛刺过去。谁知道董卓有软甲护身,李肃使尽力气也刺不进一分,急忙抽回戟,移刺董卓的颈项。这一戟来得好狠,董卓心里一惊,慌忙用手臂去遮挡,立即手腕受伤,人也重重地跌倒在车内。

    董卓情知大事不好,环顾四周,都是持刀、怒目、步步紧逼的甲士,急忙声嘶力竭地狂喊道:“奉先吾儿安在?……奉先我吾儿安在?”喊声未停,却从背后传来吕布冷峻的声音:“有诏讨贼。”

    至此,董卓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早就陷入吕布、李肃、李儒、王允等人的圈套。董卓真后悔,为何不听老娘的劝告,何氏的阻拦,田仪的告诫,然而,悔之晚矣。不过,董卓到底是条西凉汉子,决不窝窝囊囊地坐着等死,于是,“嚯”地从车中站起身来,指着吕布大骂道:“庸狗,汝也敢行刺老子也?”

    骂声未绝,吕布的方天画戟已经刺中他的咽喉,鲜血迸射出来,董卓再也发不出一个字了。董卓猛然觉得有一团热雾冲进自己的头颅,渐渐地又变成一片白茫茫的浮云,把眼前的一切----愤怒的脸与紧逼而来的兵器都遮蔽了。美丽的洮河(董卓出生地)和富丽堂皇的郿坞又出现在那浮云上面,还有那一个个美丽多姿、仪态万千的女子:邹氏、何氏、赵太妃……正在云端向他招手。他想跃入那飘渺的浮云,可是美女们又不见了,变成一个个血肉模糊正恶狠狠地向他扑来的僵尸,有少帝、袁槐、张温、伍孚……他们扑上来了,用手掐他的喉咙,用牙齿咬开他的胸口,挖他的心……

    虽然董卓眼睛里的光芒就要熄灭了,但就在最后时刻,他恍惚见李肃提着刀走过来,将刀举起,刀锋夹着呼呼的风声在耳边擦过,接着就是“咔嚓”一声,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