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北汉 > 第二百三十五章陈珪之怒
    第二百三十五章陈珪之怒

    陶应首先道:“父亲,以孩儿来看,莫不如向兖州曹操求救,曹操兵多将广,可敌袁术。(手打小说)不久前,二袁进犯兖州,与曹操已然结仇,若是父亲许之以足够粮草,曹操必然会发兵救援徐州。”陶应的话音一落,陈登和糜竺都用一种“你傻呀”的目光看向陶应,曹操之父曹嵩在徐州被杀,而且是被张闿所杀,至今陶谦还无法证明自己与这件事情没有关系,试想曹操如何会出兵相救一个可能是杀父仇人的人呢。再者,曹操此人的野心不在袁术与公孙瓒之下,到时候,非但救不了徐州之厄,只怕还会再引狼入室。

    陶商知道此事,听到陶应如此说,顿时喜上眉梢,连忙在陶谦跟前显露,并顺手打击已下陶应,说道:“父亲,万万不可,曹操之父在徐州被杀,父亲至今未能找到张闿,若是曹操进兵之后,谎称在徐州境内发现证据,父亲将何以对之?”

    陶应刚才只是脱口说出,并没有如何深思,被陶商如此一驳,知道自己说了傻话,脸上一红,便不再言语,换成平时早就出言反击了。其实,陶应也是想反驳的,理由就是曹操早已知道曹嵩被杀之事并非是出自陶谦之手。

    陶应为何会有这个念头呢,难道是猜测的吗?当然不是,而是另有故事。

    曹操因二袁进犯,不得不与徐州结盟,但曹操却并非忘记了杀父之仇。只是,曹操明着不能出兵,却开始搞一些小伎俩,便是利用陶谦的二子争风,各自寻找外援,曹操便趁机结交了陶应,许之帮助陶应夺得徐州牧的地位。曹操根据陶应好色的弱点,多送美女给他,其中有些美女便是曹操安插在陶应身边的奸细,然而陶应并不知情,反对曹操感恩戴德。

    这次陶谦提出外出求援,以解徐州之危,陶应便立即想到了曹操,更是简单以为一旦曹操兵到,退了袁术与公孙瓒的大军,曹操便会扶植自己登上徐州牧的宝座,陶应便将此次徐州危急作为了是自己夺取徐州牧之位的绝好机会,只是他脑子太过于简单,一句话就被所有人当成了傻瓜。

    陶谦对于陶商反驳陶应之言甚是同意,微微颌首,问道:“商儿以为应向何人求援为佳?”

    陶谦的这一句话让陶商感动得一塌糊涂,从小到大,陶谦从来没有向他询问过意见,今日这一问,陶商认为看来他自己在陶谦心中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弟弟陶应。陶商连忙道:“孩儿以为冀……冀南袁绍可以解徐州之危。”由于激动,陶商说话竟然有点结巴。

    陶谦继续问道:“商儿为何如此肯定?”

    “父亲,袁绍占据冀南,此乃富庶之地,手下更有大军二十万,且有张郃、方悦、韩猛、高览诸将,勇冠三军;田丰、沮授、许攸、郭图等名士,更是天下少有的智者,是以孩儿以为袁绍只要出兵必然能够使曹操退兵,此其一。其二,袁绍乃是袁术之兄,乃袁门长子,袁术素来唯袁绍之言是从也,上一次二袁夹击兖州,便可见一斑。”这一次,陶商已经稳定住了情绪,一句话一气呵成。

    陈登毕竟是陶应一阵营的,此刻陶商得势,陈登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说道:“登以为求救于袁绍之途不可取也。”

    陶谦“哦”了一声,急忙问道:“元龙速速讲来。”

    陈登道:“其一,冀南之地在兖州之北,青州之西,与徐州并不接壤,即便袁绍肯发兵相救,试问其曹操或者刘备会给其借道吗?即便此二人同意借道,袁绍又是否敢借道,难道他就不怕有来道而无回道也?其二,袁绍与袁术虽然是兄弟,然其关系并不和睦,袁绍为长,却是庶出,袁术为幼,却是嫡出,袁绍素以袁家家主自居,但是袁术却并不服气,此次袁术出兵图谋徐州,若是袁绍阻拦,袁术必然以为袁绍不愿其强大也,如何肯听其言而退兵乎?”

    陶应问道:“青州牧不是孔融吗,袁绍出兵为何要向刘备借道?”

    陶应的这个问题一出,众人又是给了他一个“你傻呀”的目光,陶谦更是暗叹,看来这个小儿子确实不成大器,于眼下时局丝毫没有了解,长子陶商虽然有青州之败,却也能说出几句中的之言来。

    陈登更是无奈,谁让他选中辅佐陶应了呢,只能耐着性子回答道:“青州牧虽然明是孔融,实则是燕王刘备也,个中情形,我方斥候也未能探查清楚,以登之猜测,可能是刘备趁出兵青州之际,将青州军权控制在手中。”

    糜竺道:“元龙之言甚是,竺也有此想,其虽然也是野心勃勃,却也是爱民如子之人,名声颇佳,既然求救袁绍之路不通,倒不如北上幽州,求救于刘备。”

    陶商听了,心中一动,说道:“父亲,既然如此,倒也不如父亲书信两封,分别派人送到刘备与袁绍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之效呢。”

    陶谦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对陶商的话表示认可,正要说话,这时,只见有一人进前言道:“府君久镇徐州,百姓感恩。今袁术与公孙瓒之势虽众,却未必能够很快破城。只要府君与百姓坚守勿出,纵使袁术与公孙瓒大军齐攻,绝难攻下彭城。袁术久战不下,荆州刘表必然会趁机攻取南阳,袁术大军必退,一旦袁术退军,主公便可全力对付公孙瓒,即便没有刘备或者袁绍援军,徐州之危亦解矣。况且,刘备、袁绍,皆是世之枭雄,心怀天下之志,此番若是相求于其,无疑是将徐州拱手相让也。”众人连忙向说话之人望去,正是主张拒不出战的陈珪。

    “这个……”若说以彭城一城之险阻挡袁术与公孙瓒的二十万大军,陶谦心中实在没有这个把握,但是陈珪乃是徐州名士之首,何况今日糜竺与曹豹不听陈珪之言,强行出战,导致大败,使得陶谦不得不更加看重陈珪之言起来。

    陈珪虽然计谋无双,就连其子陈登也不堪与之相比,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徐州的未来。虽然陈登与糜竺曾为各自辅佐的陶商或者陶应而一直处在对立的立场上,

    糜竺也明白陶谦心中害怕,便顺势说道:“老先生之言可取,从今日起,我军再不可轻易出战,只需坚守彭城即可。不过,以竺来看,为防万一,寻求外援仍是不可缺少,如此方可保徐州安然无虞也。”

    陈珪勃然怒道:“糜竺,莫非汝欲将徐州拱手送于刘备或者袁绍乎?”

    糜竺闻言,淡淡看了一眼默然不语的陈登,心下更是有数,微微一笑道:“老先生息怒,竺此举也是想保徐州安危也,须知彭城虽然易守难攻,但毕竟眼下子威已经受了重伤,舍弟阵亡于青州之战,是以彭城之内已无大将,城防之责已是不能,坚守之事自热就未有十足把握。”

    陈珪“嘿”了一声道:“坚守彭城,在城池之利也,非曹豹一人所能为之。只要府君与两位公子能够亲自督战,则丹阳郡必然士气如虹,不要说袁术与公孙瓒只有二十万,纵然是三五十万,彭城亦是不倒也。”

    陈登急忙劝道:“父亲,主公身体多病,如何还能在城头督战,此不可议也。”

    陈珪不能对糜竺发火,但是对陈登却是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当下便破口大骂道:“竖子安知军也,府君身体羸弱,不能在城头督战,难道两位公子也不行否?大军为战者,非可逞匹夫之勇,而是激励士气以振军魂,此乃为战之上策也。”

    陈登被陈珪这么一骂,当即便不敢再开口,讪讪而退。

    糜竺见状,说道:“老先生,此战事关徐州安危,更是牵涉到主公一门之存亡,究竟是坚守彭城以待变化,还是一边坚守一边向外求援,须得主公定夺才是。”

    陈珪哪里不知道糜竺打的是什么主意,急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脸肃容道:“主公,万不可听从糜竺、陈登之言,否则,徐州必然落入他人之手,主公再也没有安身之所也。眼下大敌当前,主公可将糜竺、陈登斩首,以示主公坚守彭城之心,则全军士气必然大振,袁术与公孙瓒之危不足为惧也。”

    “这个……”陶谦也不是什么明主,更是不知究竟该听谁的,不过陶谦是绝对不会听陈珪的话,将糜竺与陈登二人斩首的,是以也决定了陈珪的劝谏不会得到陶谦的同意,“汉瑜快快起来,子仲与元龙也是为徐州着想。”

    陈珪却是性格执拗,不依不饶道:“府君若是不答应,老夫就长跪不起。”

    如此一来,满堂皆惊,陈珪此举无疑是在逼迫陶谦,此法也是历来素为当权者最不喜的逼宫之法,尤其是陈登,处境最是尴尬,虽然他知道陶谦是绝对不会将他与糜竺斩首,但自己的父亲跪着求州牧大人将儿子斩首,心中怎么会是滋味,于是便对陶谦道:“主公勿怪,家父病体一直未愈,神智稍有不清,还请主公恕罪。”

    “汝这逆子,莫非非要将徐州之地拱手送人,才会心满意足乎?莫非汝非要陈家陷于不仁不义之地才甘心否?”陈珪听儿子竟然说自己神智不清楚,更是怒极,手中拐杖更是重重敲着地面。

    不过,陈登这句话倒是使得陶谦有了个下台的机会,安抚道:“汉瑜既然身体没有痊愈,还是快快回家休养,眼下之危,有子仲与元龙相助,徐州无恙也。来人,快快将陈老先生送回府上。”

    “府君……”陈珪听陶谦此言,知道自己的话并没有说动陶谦,不由心中大急,就要再劝,却见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下人,来到陈珪身边,说了一声“陈老先生,得罪”,然后便架着他向外面走去。

    陈珪明白陶谦心意已定,自己纵然再劝也是无益,不过心中怒气却是不消,一边被架着向外走去,一边大声喊道:“府君,不斩糜竺与陈登,徐州必亡,府君,万万不可信其二人之言,万万不可啊。”

    陈登讪讪道:“家父病体未愈,神智稍有不清,让诸位见笑也,还望主公勿怪。”心中更是担忧,毕竟不久前陈登曾将欲献徐州给刘备或袁绍的想法告诉过陈珪,引来陈珪的一阵痛骂,是以今天陈登未敢露出丝毫如此之念,却不想糜竺之言竟然引发了陈珪之怒,一发而不可收拾。

    陶谦道:“汉瑜为徐州操劳一生,若无汉瑜之助,徐州安有今日之盛也,谦如何能怪他。子仲、元龙,眼下时间紧迫,以老夫之意,燕王刘备在蓟县,距离徐州较远,发兵不易,不如到冀南请袁本初发兵相救耳,毕竟当年十四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老夫曾经奉袁本初为盟主,如今其弟袁术无故兴兵,袁本初岂能会不闻不问乎?”

    糜竺摇了摇头道:“主公此言差也,眼下天下诸侯之中,燕王刘备势力最大,其次为袁氏兄弟,袁氏兄弟合则强过刘备,分则皆弱于刘备,此袁绍岂能不知?是以,袁绍未到实力强至能与刘备抗衡之前,决然不会与其弟反目,自相残杀,如何肯援救徐州与袁公路沙场相见乎?何况,袁绍兵马虽盛,但若要同时挡得住袁术与公孙瓒二十万大军,亦难也。”

    陶谦听糜竺说袁绍未必是袁术与公孙瓒联手之对手,甚至于袁绍很可能不愿与袁术为敌,刚刚松开的眉头不禁再次皱在一起,又听糜竺继续道:“主公,竺认为当世可敌袁术与公孙瓒联军者,非燕王刘备莫属。竺不才,愿亲往蓟县,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求燕王刘备起兵救援徐州。当然,为防万一,主公还可派一人前往冀南袁绍处求救,若是两方军马求得一方前来齐来,我徐州军与之内外夹攻,袁术与公孙瓒必然不敌,徐州之危可解也。”

    糜竺说的话说的不错,中原的诸侯之中,论实力刘备绝对是第一把交椅,其次才是袁术,然后是袁绍,倘若刘备、袁绍同时发兵,或只有一路发兵,再加上徐州的十万丹阳兵,袁术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其可以选择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退兵。一旦袁术退兵,公孙瓒孤军难以成事,也不得不撤军,徐州之危可解。

    陶谦大喜道:“冀南袁术处,非元龙不可,此番北上求救,两位重任在肩也。若是能成,则二位便是徐州数百万百姓之救星也,老夫在此替徐州百姓谢过二位。”

    陈登与糜竺互视一眼,齐声道:“主公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陶谦大喜,连忙写了两封信,一封交给糜竺,一封交给陈登,分别送往幽州刘备和冀南袁绍处,然后又道:“至于徐州城防,就依汉瑜之计,由老夫与二子亲自督战,以求能够坚持到援兵来到。”

    半日后,徐州城北三十里处,陈登与糜竺驻马相谈,二人家将皆是在五十步外等候着。自从各自辅佐两位公子之后,糜竺与陈登之间几乎少有交谈,更多的是在陶谦跟前为各自辅佐的公子美言,抨击对方。此次徐州之危,使得二人皆是下定了将徐州献给明主之心,也因此化解了曾经的所有恩怨。

    望了望远远的北方,糜竺叹了口气道:“元龙,令尊已知我等之心,事有不妙啊。”

    陈登笑道:“主公已经老迈,二子无能,皆是不堪成就大任之人。原本子仲与登本是各为其保来一番争斗,奈何二子皆是不堪上墙者,其二者无论谁为徐州之主,必为徐州百姓之灾祸也。以登观之,燕王刘备乃仁义之君,贤名四播,加之其新得青州,其势正盛,若是再得徐州,则天下诸侯虽众,却无有人能与之匹敌者。子仲与登有进献徐州之功,又非是无能之人,日后定能受燕王器重也,不知子仲意下如何?”

    糜竺点了点头道:“元龙之言甚合吾意,徐州乃四战之地,即便此次死守彭城,破灭袁术与公孙瓒之阴谋,谁又能保证袁术与公孙瓒日后不会再卷土重来,谁又能保证其他诸侯不会有动徐州之念,究其因乃是徐州之主太弱也。燕王刘备实乃明主,手下文臣武将如云,人才鼎盛之极也,加之不久前其又被封为皇叔,此乃已证其血脉之正也,汉室能有此明主,实乃汉室之幸也。”

    前文有交代,在王允的周旋下,董卓同意了献帝关于封刘备为皇叔的建议,并下了圣旨送达幽州。这一道分封非同小可,虽然刘备按辈分也是当今皇上的叔叔,但是按辈分是当今皇上叔叔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例如益州刘璋兄弟、荆州刘表、扬州刘繇以及很多的封国王爷,但若要受到皇帝的承认,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汉灵帝并无亲兄弟,皇叔之称呼根本不该再有。有了皇叔的称号,也就是承认了刘备的血统与当今天子相近,一旦天子驾崩,膝下无子,天下之大,将再无一个汉室子孙能够与刘备争夺皇位,也就是说,只有刘备登基称帝,才称得上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