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齐人之福 > 第四十四章熟能生巧
    没有人注意到,陈星从自己的座位到前台短短的不到十米的地方陈星已经低头给自己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了。

    他气定神闲的站到前台说:“其实这个也不能说是幸运,而是和我的职业有关系。作为一个古董商和一个练习书法的人,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了。这个就造成了我的手感非常的准确。

    就像这一次的礼物一样,虽然都是一样的心形饰盒,但是里面的礼物的重量是不一样的,翡翠耳环是成对的饰,它就一定是比翡翠戒指要重。

    虽然这个重量对于诸位没有练习过这样的技巧的人来讲是不容易分辨,但是对于我这样从小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却能够轻易的。”

    对陈星手中的训练方法感到有兴趣的人还是很多的。这个时候就站起来一个传真华贵的中年妇女站起来问:“陈先生,我非常的好奇,虽然翡翠指环和翡翠耳环的重量是非常的小的,但是要分辨出来还是不容易的,你到底是经过了什么样的训练,能不能讲出来让我们大家也分享一下你的秘密。”

    看这中年贵妇的样子陈星就知道这个人应该是那种溜溜狗打打牌的主。问陈星的训练方法大概也是想要去娱乐一下自己枯燥的生活。要是一个古董行里的人绝对不会这样问,因为在古董行里比戗行更为遭到别人忌讳的事情就是问对方的秘密,但是中年贵妇显然不是古董行里面的人。

    这个中年贵妇人是某个高官的夫人,喜欢翡翠和书法,也是经常在电视上的艺术累新闻里露面的。名字陈星好像听到师傅常林提过,对了,应该是叫罗兰,也是自己的一个便宜师兄的夫人,不过人家家世显赫,陈星没有见到过对方真人而已。

    陈星倒是没有吝啬,非常坦率地说:“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就算是我讲出来的话,大家现在也练不成了。我父亲曾经从文物研究所的老先生那里学习到了一种办法,就是训练一个人手上的灵活度。训练的方法就是眼睛蒙上,把两个品相差不多的康熙通宝和乾隆通宝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用手去掂量康熙通宝和乾隆通宝。通过两枚铜钱的重量来判断哪个是乾隆通宝,哪个是康熙通宝,要十次里面有八次准确了,这样才算成功我可是练习了九年才成功的。”

    陈星的这个回答固然是让大厅里的其他的人感到无比的吃惊。就算是和陈星一起上学,从幼稚园一直到现在都是同班同学的玉齐儿也是非常的吃惊的,这个家伙除了练习书法,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这个时候有个比较懂行的大款站出来说:“陈先生,康熙通宝和乾隆通宝的铜钱就两个大小一样的,它的重量能差别多少啊。你不会是在糊弄大伙吧。”这个人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脖子上带的是粗大的的纯金项链,手上带的是两克拉的大钻石戒指,而且一戴就戴了三个,一点没有审美的观念,估计那点古董常识都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

    但是象这样的暴户一般是没有资格参加上流社会的这样的展示会的,唯一一个可能就是这个人的经济实力是在是太大了,大到别人不能用暴户去形容他。

    南方有名的地产大王,四海集团的董事长罗四海,认出来这个人以后陈星终于知道为什么他能够参加这个展示会了。

    陈星似乎早就提放了有人这样问他,解释说:‘康熙通宝比同样大小的乾隆通宝要早上六十到一百年,也就是说同样作为流通货币,康熙通宝比乾隆通宝要多用六十带一百年,四爷康熙通宝磨损的就比康熙通宝要厉害的多,就算是他们的大小一样,但是重量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若是罗先生不相信的话,可以找来两个这样的铜钱用精密天平来试验一下。”

    这个又是一个让人没有想到的回答,不过,大家想一想,一个铜钱流通若是早上六十到一百年的话,它的重量确实是会有点差别的。不过就算是有差别,这个差别也是非常的小,不是轻易能够用人手分辨出来的。

    难怪陈星会轻易的将这样的办法公布出来,原来是要练习很多年才能练成的。在坐的人不是富豪都是名流,但当然不会因为陈星这样的话而去浪费九年的时间。不过还是有人看不上去陈星在前台得意洋洋的样子。

    薛东这一次本来是想让陈星为难的,但是两次都是让自己落得斯文扫地而结束,所以,看到陈星现在的杨紫薛东非常的不高兴,给嘉华拍卖行的副经负责人那威一个眼神,那意思是让那威上去给陈星一个难看。因为薛东从心里不相信有人能够做到和精密的天平一样可以把桥龙通宝和康熙通宝两类铜钱分辨出来。一定要让陈星出丑才可以。

    那威身为这一次展示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感觉到这一次陈星有点过分了。于是找到了现场的一个嘉华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低声耳语了几句,让去去找到两个铜钱,一个是康熙通宝,一个是乾隆通宝。

    正当陈星要下台的时候,他走上前台说:“陈先生请稍等等一下。”然后转身对大家说:“今天有幸邀请到了陈星先生这个古董界的后起之秀。让我感觉到非常的荣幸。既然陈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这样的辨别方法,那么我想请陈先生现场表演一下。为大家增加一点节日的气氛,不知道大家欢迎不欢迎啊。”那威知道自己未必能说服陈星表演,于是干脆就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