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李斯与秦王朝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燕国丧了国都折了太子只能栖居于僻远的辽东一隅譬如游魂不久自将溃散。因此秦国的主攻目标转移到了楚国身上。

    其实早在王翦进攻燕国的同时秦国便已开始了对楚国的用兵主帅则是王翦之子王贲。在王贲的统领之下接连攻克了楚国的十多座城池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从整体战略的高度来看王贲伐楚更大程度上还是起到牵制楚国的作用投入的也并非秦军主力。

    现在是时候吞并楚国了。然而楚国实力之强远非燕国可比。选择一个称职的灭楚主帅无疑是摆在嬴政面前的要任务。

    在秦国众多的将军中年轻的李信居然是嬴政意下的第一人选这在秦军内部引了不小的震动。不过也难怪李信虽然资历尚浅但他以三千士卒不畏风雪千里奔袭深入绝境最终取太子丹人头而归这辉煌的一战实在令嬴政印象深刻。李信这一战将一个将领的勇气、决心、果断、强硬都表露得淋漓尽致和稳扎稳打、保守持重的王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疑李信的战法更合乎嬴政的胃口也符合强秦应有的风格。

    嬴政于是先召见李信问道“寡人欲取荆以将军之见用几何人而足?”李信不假思索脱口便道“不过用二十万人。”嬴政赞道“李将军果贤勇也。”又以同样的问题问王翦王翦答道:“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笑道:“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以李信为主帅以蒙恬为副将领二十万大军南伐楚国。

    王翦见嬴政不纳己言心中不快一怒之下于是谢病归老于故里频阳。

    这一年另有一事。新郑有人谋反意图恢复韩国。幸好规模不大很快便被镇压下去。尽管如此此事还是引起了秦国上下的高度重视。眼下秦国在前方战场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然而如何巩固和融合新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新郑谋反虽然只是一个孤立事件可是谁又能担保接下来不会轮到邯郸、蓟城?

    嬴政召集廷议让百官各抒己见。百官也的确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直听得嬴政头昏脑胀还是不得要领于是望定李斯问道“以廷尉之见该当如何?”

    李斯道“以臣愚见只用一字即可。”

    李斯话落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下来。百官虽然素知李斯之能但李斯说只用一字即可这海口未免夸得太大。即便是一篇数万字的长篇政论也未必能解决此一问题。百官屏息静待倒要看李斯如何圆场。

    嬴政也是颇为惊讶道“哪一字?写来。”

    李斯气定神闲运笔写下一个两尺见方的大字。宦官托着李斯的墨宝呈于嬴政。嬴政注目良久忽面露笑容叹道“古人云一言以兴邦。今观廷尉堪称一字以安邦。”又将李斯的书迹传示群臣。群臣看去果然只有一字:

    凝!

    群臣窃窃起私语疑义相与析。嬴政笑道诸卿稍安。凝字之意有请廷尉道来。

    李斯道“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

    群臣若有所悟。李斯再道“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他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吏以法凝民以政;法立而吏服政平而民安;吏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注)

    李斯言罢举座称善。此后在新攻取的土地之上复制秦国的政治模式和法律体系前面军队打下一块后面官吏巩固一块皆李斯之谋也。

    注:李斯这段话源自荀子议兵篇。是当年李斯在求学之时荀子对李斯的一个问题的回答。此时正好被李斯用上当然将重礼改为了重法以因应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