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李斯与秦王朝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 李牧舍雁门而归邯郸
    嬴政十三年秦国再次向赵国大举进攻。秦国大军由将军桓齮率领先攻赵国平阳拔大军继续突进兵锋直临武城城下。一旦武城也被攻克则意味着赵国的南长城被全线突破都城邯郸也将失去一道最可靠的人工屏障。

    赵国这边新即位的赵王迁素以无行闻于国。如前所述赵王迁之母最早为邯郸的一名娼妓。赵迁虽然贵为赵王是赵国的最高统治者但由于生母身份低贱因此内心不免自卑也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在赵迁头上还始终笼罩着一块巨大的阴霾。这块阴霾就来自于他的兄长赵嘉。

    赵嘉原本被先王赵偃立为太子后来因赵偃宠爱赵迁之母硬生生地夺了赵嘉的太子之位反给了赵迁。赵偃此举当时就在国中引了巨大的争议诸大臣纷纷为赵嘉鸣冤抱不平。

    赵嘉仪表非凡礼贤下士又是王后嫡出深得大臣和百姓拥护国中声望远在赵迁之上。赵王迁如今即位对赵嘉这个兄长更是忌惮生怕被他夺了王位。然而他也缺少干脆杀掉赵嘉的魄力只能默默地忍耐默默地变态。

    赵迁生性轻浮不喜朝政只知女色淫乐。他父亲下葬不久他就开始声色狗马花天酒地。对于赵迁的非礼行为大臣们都不以为然时常相互感叹要是赵嘉公子作王就绝不会这样。

    大臣们的轻视反而更助长了赵王迁的逆反心理。好在他身为赵王永远不愁没人阿其所好纵其所欲。大臣郭开向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著称很快就博得赵王迁的信任。赵迁也只有在郭开面前才能感到作王的威风和尊严。

    秦国大军压境事关赵国存亡赵迁也不得不从后宫忙中偷闲召群臣商议对策。赵迁虽然无行却也不算无知。他身上毕竟流着赵氏的血。他也想趁此机会向臣民们证明他有能力作他们的王有能力驾驭这个国家他比赵嘉更有资格坐在王位之上。因此赵迁根本就没有考虑用外交或割地来解决危机的可能。他的选择是:以暴制暴以战止战。

    十万大军集结完毕谁人堪为大将?大臣们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召回身在魏国的老将廉颇一派主张重新起用被废黜的庞煖。廉颇和庞煖皆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又在军中具有崇高威望的确都是合适人选。

    赵王迁却不欲用老臣。老臣总欺负他轻视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要培养自己的嫡系因此推举从小的玩伴----扈辄为大将。

    任命即出满朝哗然却也无可奈何。

    扈辄领十万大军急赴武城解围正中秦军埋伏。赵军疲惫之师哪能抵挡!扈辄被斩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邯郸。满城悲泣哭声终夜不息。赵王迁大叫扈辄误我吐血数升昏厥在地。

    赵王迁不曾料到失败竟会如此惨烈这对他的威信是一次沉重打击也让臣下们对赵嘉越期待。而这十万大军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宝贵家当就这么被他轻易地挥霍殆尽。十万将士再不可能归乡。十万家庭从此破碎孤寡。国中壮年几乎穷尽。他将如何向大臣们交代?他将如何向那些为国捐躯的好男儿交代?他将如何向那一个个默默承受的家庭交代?

    赵王迁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却又不得不考虑另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秦军刚刚获胜士气正高昂倘若长驱直入下邯郸又该何以应对?

    时至今日赵国只剩下最后一个筹码----李牧和他的边兵。

    赵王迁急遣使者持大将军印往召李牧。

    李牧天下名将常驻雁门防备匈奴。当年一战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十余年间匈奴畏之如神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得到了大将军印不喜反忧。他统帅的边兵是赵国的常备部队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轻易调动。国之存亡寄托在他一人之身这是为将者的光荣却也是治国者的悲哀。

    王命急迫李牧不敢拖延于是选车千五百乘选骑万三千匹精兵五万余人随自己启程。只留车三百乘骑三千兵万人留守雁门。

    边地百姓闻听李牧回师哀声一片拦马痛哭李将军勿弃我等。将军何忍置我等于匈奴虎狼之口而不顾。

    李牧流涕长叹道国事如此非牧所愿。牧为将但遵王命而已。退却秦师必重来与诸君相见。

    桓齮听闻李牧舍雁门而归邯郸大喜道李牧一出赵国无能为也。

    桓齮久仰李牧威名恨不能立即一战。李牧都被逼出来了看来赵国是赌上了他的救命钱。只要击溃李牧边兵赵国将再无抵抗能力。

    前线大捷嬴政心情上佳。在等待下个捷报之前他决定去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