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 > 第一卷 崛起 第十三章 再遇异人
    第十三章再遇异人

    那股力道自会阴而上,过长强,沿督脉而上,过三关,冲玉枕,行百会,到了百会处,却略作勾留,然后折转而下,过鹊桥,下十二重楼,来到丹田,与红球聚集。好象两者天生便相互吸引一般,白球迅速被红球包溶,消失得无影无综,而红球则长大了不少。

    接着,红球从丹田里出来,化为一条绵绵的细线,按照“不动邪心”的行功路线在浑身经脉里穿行,每循环一周,细线便粗壮一分,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秦思远已经沉浸在一个奇异的天地里,浑然忘了身外万物。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秦思远终于从混沌的状态中醒来,发现依旧坐在原地,却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观感。天地万物竟然有自己合为一体的感觉,己不动则万物均寂,一动则山川摇晃。一呼一吸间,天地似乎应和着自己的脉搏。

    长身而起,秦思远疏懒地伸了个懒腰,发现自己内外伤已经全好了,视力亦大为提高,虽然不能完全看透黑夜,却也能模模糊糊地看见一些东西,看来自己的功力又有大幅长进了。

    秦思远不知道,在他会阴处的白球是琳娜的处子元阴,这时被他全部吸收,功力自是大有长进了,这正是“不动邪心”的神奇之处。

    第二天秦思远决定离开这里,同时把小雯带走。他原以为要花费大量的口舌才能劝说动小雯,不想他一出口,小雯二话没说,便默默地收拾起行囊。于是在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停留了五个日夜自后,秦思远带着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踏上了未知的行程。

    秦思远带着小雯一路南行,现在鞑凶军肯定已到了甘兰城下,再去甘兰城已不可能,因此他决定先到青州,然后绕道蜀州回都城。

    青州位于大洪帝国西北地区中南部,地处青番高原,上青江、湟水河上游。东部和北部与甘州相接,西南部毗连康番自治领,东南部邻接蜀州,西北部毗邻西域。东西跨两千余里,南北纵贯八百余里。青州地广人稀,人口较少,总人口约五百万,全州共有民族三十多个,除黄族外,人口数量较多的还有番族、维族、土族、撒拉族、蒙族、鞑凶族、哈克族等。青州地处多民族杂居地区,宗教众多,主要有佛教、斯兰教和道教等。州境内除黄族外的少数民族几乎都信教。州内各宗教重点寺院宫观有北禅寺、广惠寺、夏峻寺、瞿昙寺、东关清真大寺,北关清真大寺,塔尔清真寺、南佛山道观等。

    青州草原面积极大,畜牧业发达,野生动植种类繁多。青州的珍稀动物有:“雪山之王”----雪豹,“高原勇士”----野牦牛,“荒漠之舟”----野骆驼,“珍禽之冠”----黑颈鹤。珍贵的毛皮兽有:水獭、旱獭、赤狐、猞狮、石貂、兔狲、香鼬等;肉用兽类有:黄羊、野驴、盘羊、鹅喉羚、狍等;名贵的马种则有河曲马、浩门马、玉树马等。此外,青州还出产各种鱼类,如青湖裸鲤。青州药用植物六百余种,名贵药材五十多种,其中雪莲、冬虫夏草、大黄、贝母、当归、麻黄以及蘑菇、蕨菜、发菜、地衣、枸杞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这一日,秦思远他们来到了青州的首府湟水城。

    湟水城位于湟水与其支流北川河、南川河汇流处的河谷平原上,扼青州高原东部门户,是大陆东西黄金通道上的重要的中继站,北有达坂山,南有拉脊山,西有日月山为天然屏障,东有大、小峡,其地险要,是内地通往康番、蜀州的交通要道及历代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要地,素有“岩疆”、“西海锁钥”之称。

    湟水城是天然避暑胜地,名胜古迹众多。城区内有东关清真大寺,城北有北禅寺,附近还有瞿昙寺、塔尔寺、青湖等圣地。东关清真大寺具有帝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北禅寺有佛寺、道观、砖塔、洞窟、壁画和露天大佛寺古迹。塔尔寺寺院殿宇相连,白塔林立,回廊墙面上布有约四百尺见方的壁画堪称一绝。青湖是帝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翠蓝、波平如镜,各种鸟类在湖面上戏水,湖西北部的鸟岛,面积约两里见方,却栖居着无以数计的鸟类。

    湟水城最有名的是被称为“番艺三绝”的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被。

    酥油花相传是古时黄族的一位公主与康番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教徒为表示尊敬,在公主从都城出发时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从奉一束酥油花,后在康番成为习俗。其后传到塔尔寺,而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渐成为一绝。每年新年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便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每到正月十五日灯节会上将做好的酥油花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寺内盛会。

    壁画,有的直接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栋梁上,更多的是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壁画染料采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将绘有大佛像的数十丈长的布幔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

    秦思远走在湟水城的大街上,感觉到这西部重镇与威武小城大是不同。街道平整宽阔,两旁商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商贩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在这里,只要是在帝国流通的东西几乎都能看得到。丝绸、茶叶、瓷器、古玩、字画等一应俱全,甚至连大陆西南部的琉璃、咖啡也能见到。当然,最多的还是青州本地的特产,珍贵的獭皮、赤狐皮、香鼬皮等皮毛,高大神骏的浩门马,名贵的雪莲、冬虫夏草等药材,甚至还有“雪山之王”----雪豹的皮毛。秦思远看了看身边仍着单衣,在秋风中冻的脸色彤红的小雯,有心给她买一件上好的毛皮,可伸手摸了摸衣袋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金币,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咬牙给她买了一件普通的黄羊皮夹袄。当他给小雯披上时,她眼里首次流露出一丝温暖之意。

    秦思远二人找了个不大的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决定去游览一下北禅寺。虽然袋里的金币不多,但这西部重镇说不定自己一生就来的这么一回,不看一看实在太可惜。北禅寺离城不远,游一趟想必不需要多少时间,当然也就花不了多少费用。他当然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临时的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北禅寺位于湟水城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观、永兴寺、北禅寺。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被誉为丝路南道的明珠、湟中古寺第一。《水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

    北禅寺起初本为佛教寺院,以后由于道教盛行而成为道观,这种亦佛亦道的寺庙如今已经所存不多了,尤其是这种依山而建的寺院,更是弥足珍贵。

    秦思远二人来到北禅寺的时候,正值北禅寺举行庙会。庙会最吸引人的节目当属唱戏了,大殿右侧的戏台在庙会当天一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这种戏主要以当地方言为主要唱腔,唱、念、坐、打都极具特色。秦思远二人虽然也听不懂几句,但现场热烈的气氛让他们很快“入戏”,舍不得挪动脚步。同时,周围大大小小的道士、道姑纷纷忙着化缘、施舍斋饭。而远近的善男信女也拖家带口赶来进香朝拜,全寺香烟缭绕,人声鼎沸,香火盛极。

    看过了戏,秦思远二人沿着北禅寺一弯弯的小道,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拾阶而上,也不知累,只听钟声随风飘飞,幽静的环境,只有一只小鸟在飞来飞去,像寻找自己的情侣。

    北禅寺多用洞窟建成,壁画存于悬崖岩洞中。整个建筑背倚北山,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木楼悬空,结构奇巧。寺内共有“九窟十八洞”,城障洞、玉皇洞、七真洞、无量洞、黑虎洞等等。洞内寒风袭袭,洞间由栈桥曲廊相连接,虚实相望,可谓独具匠心,别有曲径通幽之感。洞内绘藻井图案及佛教艺术壁画,塑立各种佛尊神像。佛像金壁辉煌,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有些佛像双目微启,好似跟人说话一样,特别亲切。大肚弥勒佛极受喜爱,除了他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样子十分逗人以外,上边有副深藏哲理、生动有趣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长像是“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真是极尔场中长一尊,南天弥勒笑和尚。

    秦思远站在湟水城北山上,举目四望,湟水城美景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群山云蒸雾绕;弯曲的湟水,像一条狭长的白色飘带,由西而东,滚滚而来,穿过沿线两岸茂密的丛林,顺着古城流转,灌溉着扬金吐翠的庄稼,使人爽神悦目,精神放纵飞舞。秦思远看着这如此奇特的风光,忽然想起一首优美的古诗,不禁吟出口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一声低沉而苍劲的声音忽然传来:“不知你这太平人能做多久呢?”

    秦思远转过身,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身子极高,肩膀十分宽阔,给人一种强大的压抑感。眼神非常柔和,与棱角分明的脸部轮廓显得格格不入。眼睛深处就象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见所未见,却又恢宏雄伟,对人具有魔异般的慑服力。

    此人正是那天把秦思远从琳娜手下解救出来的老人,令他吃惊的是,老人此时在腋下拄着两只拐杖。

    秦思远有些吃惊地问道:“老前辈的腿是怎么了?”

    老人道:“这且不谈,你且说说这天下还能太平多久?”

    秦思远沉吟了一下,说道:“老前辈是指鞑凶人入侵么?在我看来,帝国兵力雄厚,先前只不过是吃了偷袭的亏,一旦反应过来,鞑凶人是折腾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