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华时代 > 第165章 四川的实力(求推荐收藏)
    广州。中华民国革命军大本营。自南北大战之后,这个“大本营”的势力虽然受到削弱,但却更具“大本营”的味道,因为革命尚未成功,仍团结在“大本营”周围的同志们自然成了革命的“中坚”。

    南北大战后,南方的革命军领导人对战争失败作了深刻检讨,孙文利用自己的海外人脉,又开始大肆在南洋华侨中“化缘”,以提高革命军的装备水平,同时继续招兵买马。到1912年底,广东又恢复到3个师的水平,福建的兵力也达到了2个师。

    “西南战役”消息一传到广州,孙文、黄兴、胡汉民、宋教仁、汪精卫等便聚到一起,紧急商讨对策。

    “总统,旧军阀没有打倒,一个新军阀又出现了。”会上,宋教仁有些忧心仲仲地说道,宋教仁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即将被武士英枪杀在上海,但愿这一世,他能逃脱那个宿命。

    “遁初,不能那样说。最近,我们有些同志从四川回来,他们带回来的观感可与你说的有所不同。”知道孙文不会赞同这个观点,黄兴便出来圆场。

    “哦,他们看见了什么,或听见了什么?”宋教仁有些兴趣。

    “他们当然看见了陈华军事力量的强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四川经济的发展,成都、重庆、绵州等地,都在大量建设工厂,成嘉公路已经通车,成渝公路据说已经通车,而且是中华第一条全部用洋灰铺设的公路,此外,四川还有数十条公路也正在修建,也许,再过几年,四川将不会受制于交通限制;四川民生也搞得不错,至少有近一千万人直接从经济发展中受惠,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几乎让全川百姓的收入都有所增加;

    四川的教育发展势头也非常良好,原来,四川只有一所华西大学,陈华当政后,立即兴建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和重庆大学等四所大学,听说,每所大学至少可以容纳5000名学生;至于各行署、各县兴建的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培训学校、职工夜校等,则更多了。我们的同志感觉到,陈华是在想方设法搞教育,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我这里有一组详细数据,是我的助手分析出来的。1911年之前,四川有规模以上工商企业278家,其中约40%是陈华的华夏实业集团的;经过两年的发展,四川的规模以上工商企业总数已经达到1736家,四川的钢产量1912年底有望达到12万吨,生铁产量20万吨,煤500万吨,其财政收入将达到2200万元,年产客货汽车8000余辆,出口各类工业产品2300万美元……”孙文拿着一张纸念道。

    “啊……”众人吸了一口冷气。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实力,他们比谁都清楚。

    “什么叫规模以上企业啊?”汪精卫有点不明白。

    “按四川的统计口径,投资20000元以上的企业,才算得上规模以上企业。”孙文补充道。

    “四川的财政收入,并不包括陈华的华夏实业集团和在上海的华夏(国际)贸易公司的利润,如果把这二者加上去,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孙文再补充一句。

    “华夏贸易也是陈华的?”宋教仁的下巴差不多都要惊得掉下来了。

    因为他知道,华夏贸易公司,目前绝对是中华第一大公司,甚至可以与列强的一流大公司相抗衡,他们除了在上海拥有一个庞大的基地外,在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都拥有庞大的基地,手上据有近千项各类专利,其全部收入如果用来养军队的话,至少可以养活20个师的军队。

    “我们有些党员,已经脱党加入华夏民族独立党了!”黄兴说道。

    “这怎么行?这些叛徒,必须开除!”汪精卫急了。

    “季新,我与克强两人的意思是,还是不处理这些人为好,他们投奔陈华,总比投身袁世凯要好得多。另外,我在想,我们国民党是不是可以考虑与陈华他们的华夏民族复兴党合作?”孙文召集这个会议,最后这一句话才是主题。

    “合作,先生,怎么能这么想?”汪精卫心里一沉:难道,孙文认为国民党不行了?可是,这个党才改组几个月呢。

    这次国民党改组,比历史上还要彻底一些。因为南方战败,一些动摇分子被分化出去,反而让国民党更具战斗力。但是,由于孙本人性格局限性,国民党想要成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可走。

    “季新(汪精卫的字)啊,最近,我在研究陈华的那个华夏民族复兴党,包括复兴党的党章、纲领、组织原则、党员条件及权利与义务等,我觉得,我们的党应该向复兴党学习啊。”孙文有感而发。

    “哦,请先生指教。”汪精卫对复兴党虽然不以为然,便孙文既然有发现,听听也好。

    “譬如他们的纲领,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提法就比较好,容易被各阶层人士所理解和接受;譬如他们为实现这个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真正是神来之笔。譬如唤醒民众,我们党也有一些手法,也有党员在做这个工作,但是,其效果根本没有四川好,他们把唤醒民众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首先让民众从陈华的新政中获得好处,看到希望,这们,复兴党的主张自然就有民众拥护,所以,他们唤醒民众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而我们的工作刚好相反,是事倍功半……”

    “嗯,陈华确实有钱,在华夏,也只有他可以这样做。”汪精卫评点了一句,而胡汉民、黄兴、宋教仁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汪精卫的观点。

    “不。这并不是钱的问题。我从他们的一些文章中发现,他们讲的民族复兴,非常具体,那就是包含民众的复兴,全民共同复兴。而四川的事情,民众由此的参与度也变得非常高,我很佩服他们的政策,那就是以民为本,民众的利益几乎左右着四川的施政方针。他们的土地政策就是证明。”

    说到土地政策,众人一下子就沉默了。孙文等国民党高级领导,也曾在党员讨论会上谈到过四川的这种“土地政策”,但是,几乎绝大多数党员都反对在广东也搞这种土地政策,除了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外,他们担心地主们会强力反弹。

    “革命是要流血的。虽然我们也流过血,但是,像陈华这样,为了民众的利益敢于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背上‘陈屠户’恶名,确实值得钦佩。”孙文这句话说完,神情甚是落寞。

    曾几何时,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同盟会前仆后继,作出了无数牺牲;可当满清没了,似乎革命的激情和牺牲精神也没了。一些人开始享受高官厚禄的感觉,一些人沦为了北洋军阀的爪牙……

    不只是袁世凯和孙文的人在研究四川和陈华,就是远在东北的张作霖也在研究四川和陈华。

    历史上,张作霖在1912年被袁世凯凯任命为第27师中将师长,这一世,袁世凯在东北驻有曹锟的“国防军”第一军共三个师,并不多四万人,袁在东北的实力似乎比过去更加强大,但是,东北毕竟太大了,而且受日俄两国的夹击,所以,张作霖依然被袁世凯的中华民国任命为国防军第一军的中将师长,只不过不是正规的一、二、三师师长,而是国防军“东北独立师”的师长,其人马多来自张作霖此前的旧部。

    虽然没成为主力师的师长,但张作霖并不气馁,“东北独立师”这个牌号甚至比第一军某师的牌号还好用,“独立”两字是很适合做文章的。所以,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发展,张作霖的“东北独立师”不但齐装满员近二万人(二旅六团甲种师),还控制着奉天、新民等地的警察事务,由于他在袁世凯面前表现得非常听话,同时又树立了“能者多劳”的形象,袁世凯很是欣赏他。可以说,张作霖比历史同期还要风光得多。

    对于四川和陈华,张作霖的关注度至少比此时的“东北王”曹锟要高好几个档次,四川出版的《华夏日报》在东北发行,曾遭到曹锟的“阻挠”,张作霖不但每期必读,还对曹锟说了一句,“大总统拥有全国之地,全国之兵,还怕一个四川说两句闲话?”曹锟想想也是,一张报纸难道还真翻了天不成!遂对《华夏日报》在东北的发行采取不问不理的态度。

    “这是一个可与大总统一争江山的人!”张作霖对陈华如此评价道。

    张作霖认为,争江山,首要的是有枪,其次要有钱!枪炮,陈华不缺,而且比谁都好;钱,陈华更不缺,四川的财政收入仅仅两年就由全国第五名上升为第一名,而且还远远地将第二名甩了出去;而且,这还不算陈华自己的钱,据说,陈华自己挣的钱比四川的财政收入还多。

    ps:千殇鞠躬感谢朋友们的厚爱,推荐再超纪录!一件小事:千殇下午和晚上将陪朋友去外地玩,估计零点那更又更不了,那就明早吧。一句话,千殇不特别说明,每天都是2更60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