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 第四十八章 由鹳鸟想到的
    王国维可谓近代大儒,被人们称为古文化的煞尾者。正是这样一代大儒,却在清朝覆灭之后随之而去了。王国维的沉湖,有人认为他是“铁杆”的晚清遗民,为“国”捐躯。而我很想同意余秋雨先生的意见:他是死于一种文化。不免令人联想到屈原的投江。

    但仔细想想,如果王国维能有一点儿鹳鸟“水果大至”的预知本领----也就是他能够知道一个腐朽王朝的终将被取代,尽管其过程是万分痛苦的;又如果王国维有一点儿子游那种“君子善假于物”的做派----也就是他其实不必对处身其中的中国文化精神作太过彻底的失望;那么他或许就不会在清朝*崩毁后选择解脱。

    应该说,作为一介文人,屈原的死是悲壮的,他以死成全了自己对浊世地抗拒也成全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比起来,王国维的死则不同,至今还没有见一种关于其死因的解释是有说服力的。我要说这种无法解释,正好证明了王国维就是他死于他的短视。

    如果他没有选择沉沦,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是另一种文化(*革命)的先驱,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新生活的希望。一如子游有憾于鹳鸟,历史原来总给人带来无尽的愁思呀!

    涓生,这是鲁迅《伤逝》里的人物。他与子君在一起时是快乐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是涓生讲的。他讲得很对,于是,我便知道涓生最初是想给子君幸福的,但他竟没有预知到在那个礼教“吃人”的社会,子君终会走向死亡的殿堂啊!他真的没有看到生活是否允许他这样做,社会是否允许他这样做?涓生所见不深,所知有限,所为太少,竟加速了子君的死啊。

    人哪,为什么跳出自己的那个世界就那么的难!鹳鸟预知到了洪水的将临,最终仍逃不过失去家园的痛苦,它的巢实在是沉沦于自己的短视;子游不知洪水的来袭,从鹳鸟搬家而避免了一场大难,他的成功就在于见之远、思之深、做之当。这则寓言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四川省部分地区政府对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致使部分农民的生活长期缺乏保障,开始出现“退林还田”的倒反现象。同在四川,泸定县退耕还林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推动后续发展。从1999年至2003年,该县通过退耕还林开发经济林木,桑、花椒、核桃、板栗等均在万亩左右,农民受益,温饱基本得以解决。

    环视我们现实的社会人生,太多的时候,太多的人因为短视,而遗祸无穷。他们每为眼前浮云所障,看不到未来的发展,事物的必然。他们也像鹳鸟一样,只能在天空中哀鸣。

    其实原因只在一个,他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