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岁月 > 第二十三章节 血肉磨坊(十二)
    一直关注着战局发展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此时也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临时转设到上海日本总领馆内的派遣军司令部几乎等于是前推到了第一线。而在这里,松井大将迅速下达了上海派遣军最新的作战命令-召开临时作战会议。

    包括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海军中将、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价七少将在内的上海方面日军诸多高级将领此时均先后抵达总领馆,参加这次临时召开的紧急作战会议。

    天色已经渐渐发亮,看着远处那已然露出点点黎明前的曙光的天边,松井石根大将独自凭窗而立。对于日本国内的局势,这位从预备役中被启用的陆军大将比谁都要洞若观火。尽管说是当局者而迷,旁观着而清,然而在松井石根眼里,日本与中国之间已然不存在什么旁观、或是当局者这样的说法。因为旁观者本身也是当局者。

    自从1894年的日清战争之后,明治大帝时期确立下的中国大陆政策便一直没有改变过。然而尽管已经在东亚成为新的霸主,可是日本却从来都没有能够真正的得到过什么。

    1894年的那场战争,虽然日本军击败了清国,通过黄海海战,击败了清国最为强大的北洋舰队,经由朝鲜半岛,一路而推,直至攻入清国之东北地区。可是最终到头来,日本仅仅是为他人谋做了一件美丽的嫁衣。

    山东利益,为德国所获得;满洲之利益为俄罗斯帝国所得到,甚至参与在日清战争中调停的英、美两国都从腐朽的清国政府手里攫取到了足够多的利益。可是日本却得到了什么?

    台湾及澎湖列岛,马关春帆楼的那一纸条约,使得日本在189年4月17日这一天,获得了对清国的第一场胜利,根据《马关条约》,日本从清国手里得到的并不仅仅是土地,还有那两万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而这笔赔款,又成了日本现代军事、经济发展的源力。

    而这一切,只不过只是区区小利罢了。

    189年‘乙未事变’,朝鲜王国的明成皇后被弑;1897年高宗李载晃登极为‘大韩帝国’皇帝;196年日本设置朝鲜统监府,伊藤博文为第一任韩国统监;197年,因向海牙和会派遣秘使,寻求国家独立,高宗被勒令退位由纯宗登位,《第三次日韩协约》朝鲜成为了日本的保护国;191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大韩帝国灭亡,驻韩统监府改制为朝鲜总督府,也就是这一天开始,日本真正的获得了自己在东亚的主导权。

    如果不是19年的‘英日同盟’的确立,也许日本将不会在194年发动对俄罗斯帝国的‘日露战争’。当满洲的土地上留满了日本士兵们的鲜血,当旅顺3高地和军神-乃木典希大将共同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当东乡平八郎大将的联合舰队取得对马海战的时候,日本真正的为世界所重视。

    而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和美、英、法、意四国共同成为‘五强国’主持和会的时候,日本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用战争的手段获得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

    然而随着日本在日清战争中的胜利,中国却不得不回头来思考问题,虽然之前的每一场与西方欧美国家之间的失败,都没有能够冲击到这个古老国家的以北京为中心的一元世界秩序的旧观念,可是1894年的那场战争的失败,却是让这个垂老的帝国终于彻底的放下了自我。

    松井石根和所有的日本军、政、文化、宗教界的人士一样,都有着一定的汉文化水平,在日本,无论是书法还是茶道,无一不在深受着中国汉家文明的冲击。而这一点,也是中国人所最是为芥蒂的。曾在上海担任过武官的松井石根自然明白这一点。

    对于多数的中国统治阶层的人士来说,战败于一个曾经被他们称之为‘东夷倭国’的弹丸小国,是这个帝国最大的耻辱。

    而长久以来,,怎样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所强加的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成了多数人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间岛地区问题,还是安奉铁路问题、又或是抚顺露天富矿问题,直至后来的营口-大石桥铁路问题,都使得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在更加的激化。因为这些冲突都毫无疑问的刺激到了中日关系,虽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以日本为榜样,立志改革,可是与此同时清国的改革派的官员也在呼吁反对日本的扩张。所以毫无要提问的一点是,中国民族主义在成长、日本军国主义也在成长。而日本也渐渐的在走向帝国的道路。

    此时,于美国达成妥协的《罗脱-高平协定》终于在198年11月被签署,而早在之前,198年9月日,桂太郎内阁正式通过的外交政策,更是等于宣布了日本的满洲权利决心,从这个时候起,日本决定使关东租借地成为日本的永久财产。

    其实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也不必前推太远,只要从19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入手,便可以开始了。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主要先进工业大国,试图在贸易、投资及其他形式的经济活动中重建战前模式的国际秩序,可是随着世纪年代美、英等国恢复了与战前等价的金本位;德、法、意那无法抑制的通货膨胀;交战国之间协商解决债务和赔偿问题,等等一切的矛盾,终于引发了那次全球性的金融大萧条。

    可是无论是哪一个引发点,都与中国没有任何的关系,中国的贸易额从来都只占据国际贸易总额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几乎微不足道的份额。而欧美国家在中国的投资,与日本相比,那更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很具有讽刺的是,在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几乎是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然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经济萧条大灾难。因为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农业大国,而且法定货币始终都是以白银作为基础,无论是低增长率还是长期的失业,都似乎与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似乎要比日本幸运的多。

    由陆军军官、右翼分子和法西斯分子组成的所谓‘改革派’任务,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团结和强大,而日本却在无望地摸索走出国内困境的道路。而改变这一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将中国至于在自己的统治之下,这就是昭和时期的‘征支论调’的开始。

    193年11月,滨口雄幸首相在东京火车站遇刺身亡,随后,一场军事政变又被挫败,无论怎么样,从那个时期起,日本就开始了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策划的‘满洲事变’成了所有的一切的导火索。对于这一切,松井石根甚至反感,虽然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军人,虽然他从介入到‘统制派’和‘皇道派’之间的纷争,可是对于关东军的某些行为,松井石根总是认为必须要进行约束。

    早在198年‘皇姑屯事件’后,松井石根就曾极力主张严惩炸死反对日本的中**阀-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背后策划人-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以摆脱舆论针对关东军的抗议。

    可是无论怎么样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通过黄金十年,中国的确在强大。当日本在经过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大灾难之后,而愈发的要想让自己逐步走向制约、占领中国的道路上的时候,中国国民政府也在作着相应的准备。

    无论是在名义上第一次建立了全国性的政府,还是逐步的加大对全**事力量的主导权利,中国国民政府确实在做着准备与日本开战的准备。他们在京、沪一线修筑了大量的国防工事,通过德**事顾问的帮助来整编他们的作战师团。

    193年1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举行反日游行,中国政府内的对日友好派-汪精卫、唐有壬、高宗武等人逐渐的失去权力和威信。中国的民族主义的浪潮在高涨。随着中国人的舆论倾向,中国国内发生了行刺汪精卫、暗杀唐有壬的接连事件。

    而与此同时,随着1936年月6日,东京发生‘皇道派’军官主导的军事叛乱后,日本也终于完成了‘分裂’。通过这次政变弹压,‘统制派’夺得了政治、军事上的主导权。

    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完成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所缺少的只是类似于七七卢沟桥、813淞沪这样的导火索罢了。

    看着窗外,冥思着的松井石根并不知道,这场战争最终会把自己、把日本带往何处。因为此时唯一让他感到苦恼的是,整个上海地区胶着的战事。而除了每天增加的伤亡报告,日本军在淞沪什么也没有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