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海魂 > 第十三节 围攻“赤城”(下)
    在“赤城”号规避炸弹的同时两批共16架“鱼鹰”都已经机动到位。“鱼鹰”有足够的燃料供其返航所以飞行员并不需要急着动攻击。而其中一批8架“鱼鹰”就绕到了“赤城”号的左舷方向并且成功的避开了附近重巡洋舰的防空火炮在距离海面不到1oo米的高度上8架“鱼鹰”已经开始向“赤城”号逼近了。

    位于“赤城”号左舷方向上的“摩耶”号重巡洋舰立即将炮口全都对准了这8架带着“匕”的“刺客”。不过之前“摩耶”号的防空火炮一直在对付上空的俯冲轰炸机而等到这些防空火炮转过来的时候“鱼鹰”机群已经从其后方绕了过去直接奔向了“赤城”号航母。“摩耶”号上的防空炮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冒着防空炮弹击中“赤城”号的危险重巡洋舰右舷上的二十多门防空火炮(大部分是机关炮)几乎同时开火想把这些“鱼鹰”给拦截下来。

    3架“鱼鹰”在投下鱼雷之前被击中了不过其中一架的损伤并不大坚持着将鱼雷投了出去不过却再也没有拉起来第二批飞来的炮弹直接将其撕成了碎片上面的两名帝国海军的飞行员没有一点逃生的机会。

    在6条鱼雷射向了“赤城”号的时候从航母右舷方向上的8架“鱼鹰”也绕过了“高野”号重巡洋舰虽然有3架“鱼鹰”没有能够将其携带的鱼雷投出去但是其他5架“鱼鹰”都成功的投下了鱼雷。

    11条鱼雷同时射向了“赤城”号。“赤城”号开始挨的那一枚炸弹并没有破坏动力系统只是在机库里引起了一场大火因此航母的机动能力没有受到影响。航母在舰长青木的指挥下就如同一头巨大的鲸鱼一样规避着那些从海面下射来的“鱼叉”。航母一时左转一时右转。奇迹般的11条鱼雷竟然全部射失无一命中这艘庞大的航母。

    邓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赤城”号有25o米长比大部分的战列舰都要长11条交错攻击的鱼雷竟然全被其躲过去了。这肯定是个奇迹邓子身在想是不是有神仙在帮助这艘航母不然的话“赤城”号是不可能躲过这么密集的鱼雷攻击的。不过“赤城”号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航母在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最后8架没有投掉炸弹的“翠鸟”杀了上来。当时航母上的所有官兵都在关心着海面下的鱼雷就连附近两艘重巡洋舰上的防空炮都在拼命的向海面下的鱼雷开火希望能够将鱼雷拦截下来。这些日本海军的官兵都忘记了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于他们的头顶而不是海面下。

    8架“翠鸟”在邓子的引导下毫不费力的就到达了“赤城”号上空。也就在“赤城”号躲开了最后一条鱼雷的时候分成了两批的俯冲轰炸机几乎同时进入了俯冲航道。这8架“翠鸟”上的飞行员肯定都急着要返回自己的舰队不敢再浪费油料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同时开始攻击。

    俯冲轰炸机出的尖利的呼啸声成为了日本战舰的防空警报声。不过此时两旁的重巡洋舰上的防空炮的炮口是对准了海面的而等到其瞄准了上方的俯冲轰炸机的时候炸弹已经砸了下来一切都太迟了。

    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里八架俯冲轰炸机都投下了炸弹然后一溜烟的就脱离了俯冲航道朝着东北方向笔直的返航了。看样子这8架战机上的飞行员还都真想早点“回家”一点恋战的想法都没有。不过对于“赤城”号上的南云一忠还有他的参谋人员以及这条战舰上的所有日本海军官兵来说留给他们的就不仅仅是苦难了。

    8枚重磅炸弹中有4枚命中了正在做在急剧规避动作的“赤城”号。也许青木是日本海军中最优秀的航母舰长不过在这个时候他也无力回天了。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赤城”号更别说一个普通的日本海军军官。

    对“赤城”号最致命的是那枚从飞行甲板上的弹洞里直接钻进去的炸弹。这枚炸弹直接钻劲了“赤城”号的肚皮里最后在位于机库下面的1号锅炉舱爆炸隔着3号锅炉舱的2o毫米钢板根本就挡不住强大的冲击波两个锅炉舱同时被炸毁。更严重的是当时战舰上的重油锅炉都在最大功率上运转管道里全是油料爆炸引燃了油料同时破坏了锅炉释放出了大量的高温蒸汽消防人员根本就进不去。另外三枚炸弹都只是破坏了舰体的一些次要部位而已。不过锅炉舱的大火已经失去了控制很快就威胁到了前面的弹药库以及航空煤油库。如果大火得不到控制只要引爆了弹药或者是引燃了航空煤油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战舰上的消防队员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给弹药库与油料库降温一些人员甚至开始将炸弹鱼雷直接抛进大海里。虽然这些弹药都价值不菲但是丢掉弹药要比炸掉航母划算得多。不过高达数百摄氏度的蒸汽立即就让附近的所有消防队员成了“烤人”。而且浇进去的海水蒸后立即形成了新的蒸汽。局势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南云一忠以及他的参谋人员被强行转移到了“摩耶”号重巡洋舰上。这时候所有的“翠鸟”都已经投下了炸弹十多架“翠鸟”还因为燃料不够匆忙的将炸弹扔向了“赤城”号周围的其他战舰然后返航了。邓子用无线电呼叫了周围的轰炸机结果只有6架“鱼鹰”还没有投掉鱼雷。邓子立即指挥这6架“鱼鹰”把鱼雷投向了“赤城”号然后就立即带着它们返航了。不过在此之前“赤城”号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