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的悠闲生活 > 第十八章 荀氏的四个条件
    “叮……”一声琴音在群山之中回荡,余音袅袅。

    颍川书院建在鸠山的半山腰上,如今已是夏季,整片山间郁郁葱葱,深洞幽穴古树名花不知几何,清泉碧流小溪石潭随处可见,当真是美不胜收,不知能激起文人墨客多少情怀。

    趁着郭嘉返回陈留邀请曹昂的间隙,林森便约了蔡琰带着几名亲兵,来到颍川著名的鸠山学着懒散的地主们郊游一番。行至鸠山旁小峰的一处凉亭时,景色上佳,又是微风徐徐,蔡琰兴致来了,便停下叫身后的亲兵摆布琴台,抚琴一曲。

    距离卫仲道殒命已经有进三个月的时间,或许是这山间风景怡人,蔡琰的琴声弹奏的已是越来越欢快。林森坐在凉亭的石凳上,享受着清风与琴声,仿佛远离了乱世的喧嚣,好不惬意。

    一曲终了,蔡琰抬手擦了擦因演奏过于专注而在额头上泛出的细汗,侧展颜道:“夫君可是喜欢?”

    林森欣赏着蔡琰因跪坐而格外突出的诱人曲线,心情大好:“清风微拂中,看美人听乐琴,如何能不喜欢?”说着林森还对着蔡琰娇俏的小臀部咂么了几下嘴。

    见被林森出言调侃,蔡琰面色染上一分嫣红,微嗔道:“夫君好不正经。”

    “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伯牙子期?共赏一曲高山流水?”林森突然有些得意,竟能与名人做出同样的事情。

    也许是被高山流水那种艺术家的浪漫所感染,蔡琰眼睛一亮,连点了几下头,道:“一定算!”

    “嘿嘿,想我林森,被曹家人一向当做整日与金条铜板为伍的铜臭之人,也能做出如此阳春白雪的事情。”林森站起身来,背手而立,依凉亭护栏放目远眺,摆出一副俯瞰众生的姿势。嗯……自我感觉还不错。

    “哼……夫君还阳春白雪?最多也就下里巴人,上次听懂我的琴音原来只是侥幸,被你骗了……”蔡琰玩笑一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窘得林森差点一个失足从坡顶滚下去。

    往山下瞟了瞟,好高……林森悄悄地往后退了两步,转过身来正欲反驳两句,却看到上山的小径上,慢悠悠地走上来两人。其中一位老者一身玄色轻杉,大袖飘飘,举手投足之间俱是透出一股上位者的气质。而他身边跟随的中年男子,却也不凡,仪表堂堂,恐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这位夫人,刚刚那曲子可是你所弹奏?”那中年男子对蔡琰行了一礼。

    林森眉头微微一皱,闪身插到两人之间,将蔡琰挡在身后,对两人拱手道:“此曲正是内人所奏,不知二位是……”

    “老夫荀绲,这是老夫的三子荀衍,方才失礼了。”那玄衫老者歉意地笑了笑。

    成了!果然是他俩!林森立刻讲二人请至石凳前,到:“原来是二位大家!不想在此巧遇,实在失敬!快请坐。”

    荀绲没有客气,径自坐在了石凳上,而荀衍却是规规矩矩侍立在荀绲的身后。

    “呵呵,巧遇么?只怕是不‘巧’吧”荀绲乐呵呵地抚了下续了足有半尺长的白须,仿佛在昭示他的丰厚阅历。

    林森讪讪地笑了一下,的确,为了能与荀绲在一个完全放松而没有杂人的环境交谈,林森刻意在郭嘉临行前打听了荀绲的习惯,得知荀绲每天清晨都会与三子荀衍在颍川书院背后的山间散步,便毅然做下决定,连续三天带着蔡琰在这从颍川书院上山必经之路的凉亭中抚琴赏景,果然,在今日便巧遇了荀绲与荀衍。

    “不过你成功了,林森。这琴声虽并非炉火纯青,但其内涵的神韵却已经远胜于那些所谓习艺数十年的琴师,着实吸引了我与休若(荀衍字),便上来一观。”荀绲的语气中充满赞许。

    “不知荀老院长是如何认识我林森的呢?”林森暗叹这老头果然精明,仅仅因为见到自己,便知这必然不是一场巧遇,不愧是荀彧的父亲。

    林森的问题是被一旁的荀衍所答:“林大人在曹公的阵营中排位虽不十分靠前,但也数重臣之列,况且无论是四弟文若,还是半年多前游学至此的诸葛氏子瑜,都对林大人推崇备至,荀氏早就请人为林大人绘制了画像,以免将来相见之时,留下擦肩而过之憾。”

    荀氏的着重注意让林森小小得意了一把,古人诚不欺我(当然对于这个时代是未来人……),花花轿子人抬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自己,如今已经能被荀氏这般名门重点关注。不过谦逊一向是君子美德,林森没敢将得意表露出来,以让荀绲低看,只是拱手拜道:“些许夸奖,不足为题。”

    “呵呵,林森你过谦了。你这位小娘子的弹奏却也颇得精髓,不知是师从何家?”荀绲乃是儒学大家,同时也精通乐理,所以蔡琰的弹奏才能引得他上山一寻。

    蔡琰在林森身后对着荀绲微一欠身,道:“妾身这手琴艺乃是家父所传。”

    “哦?令父是……”

    “在下岳父乃是左中郎将蔡邕。”林森腆着脸认了这个未曾谋面的“岳父”。

    听闻蔡邕的名字,荀绲略微眉头皱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道:“原来是伯喈(蔡邕字)之女,怪不得如此才华。伯喈书法精奇,博学多才,我甚为敬佩,不过他党附董卓之事,却为我所不敢苟同,也罢,今日我等以琴声相会,便不谈这个。林森你引我来此,想必是有些私话想与我一叙吧?”

    “在下感谢院长能在荀氏内部支持曹家,为了避免给院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因此专门在此等候代表我家主公,对院长表示感谢。”言语间林森刻意的忽略了某些内容,将荀绲对于曹家的态度默认定性为了支持,以缩小谈话的方向选择。

    这和后世中询问“您想要什么?”和“您想要十元的雨伞还是十五元的雨伞?”的销售策略是一样的,当问及“您想要什么”的时候,被询问者很可能因为选择的范围过于广泛,而在选择的过程中丧失耐心,最终而没达到商家的效果。相反第二种问话,则不仅可以去除这个弊端,而且还能将问话者最想表达的内容凸显出来,让对方知晓。

    果然,荀绲开口道:“一定是文若告诉你这个消息的。不过选择曹孟德,乃是我从荀氏展的角度出来进行考量,并非我无条件的支持曹孟德。”

    “那是自然,不知院长对于与我家主公联手,有什么要求?在下在临行前,我家主公曾嘱咐我便宜行事,因此不是太过匪夷所思的条件,在下应该都能做主答应。”

    “只怕这些要求,你还真无权答应。”荀绲摇了摇头。

    “无妨,请院长明言,若在下无权答应,也可遣亲随心腹连夜赶往陈留,征得我家主公的意见。”林森心里暗自嘀咕,不会这些要求真的很过分吧。

    “那好,第一点便是荀氏并非加入曹家,而是与曹家联手,共兴汉室!”这是名分与大义上的要求。

    “这点我家主公已有交代,定会视荀氏为盟友,绝非属下,况且兴汉室一向乃是我家主公心中夙愿,得荀氏相助共襄大业,乃是曹家之幸。”林森对这点上的答复,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曹操本来就不奢望身为名门望族的荀氏能够全族喊他一声主公,有荀彧那么个个别案例,便已经让曹操笑得合不拢嘴了,再加上根据林森的观察,现在的曹操根本便没有什么取代汉室的野心,一方强悍诸侯,与袁绍这等望族平起平坐足矣。

    荀绲对于林森的答复,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第二点,荀氏三千私兵不得打散编制散入曹氏大军,且其统领必须为荀家人所担任。”

    “这……军事上的事情,还请恕在下询问主公的意见。”三千私兵不打散编制,且由荀家人带领,这意味着在曹操的大本营身边,随时有一支上下齐心又不受控制的家族武装力量,更何况以荀氏的影响力,动员起上万人的武装,也是轻而易举,若有朝一日荀氏反叛改投他家,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林森不敢也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第三点,我让荀氏中最富才华的荀彧拜曹孟德为主公,是代表荀氏的诚意,但需要确保他的地位,必须始终位列曹家第一流重臣,当然,我相信文若的才华,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想必院长早就知晓,如今文若兄在曹家担任曹府参议,地位仅在卫兹之下,比很多追随我家主公的老臣还高上数筹,这也是我家主公的诚意。”林森心下悄悄叹气,荀彧虽是初来乍到,但地位如今比自己还高上一筹,不得不说有个好的家世,真的很重要。

    荀绲微笑抚摸了下长须,算是对林森回答的认可,又道:“第四点,便是袁术派来了嫡长子袁耀来拉拢我荀氏,而曹家则是你林森,虽然你声名在外,甚至强于袁耀,但从身份地位上来讲,却是差得有些远,因此在正式拜访荀氏的时候,还希望孟德能派来位身份地位与袁耀相当的人来主持。”

    “请荀院长放心,在我们得知袁耀来颍川的消息后,便遣人回陈留请曹家大公子曹昂来颍川主持大事,想必现在已经走在路上了。”

    “哦?你竟提前算到了这点……我对你的信心更浓了,林森。”荀绲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前辈过奖,这都是舍弟林吉对我的谏言,才让我做出的决定。”

    “林吉……就是那个三年前经常在书馆外偷听课程的少年吧?”荀绲侧头对侍立在旁的荀衍问道。

    “正是他。当初父亲念其才华,嘱咐家人不要赶他走,让他以旁听身份入屋听学,后来钟家钟悠与陈家陈群的婚讯传来后,他便不知所踪,直到五个月前他被曹孟德任命为陈留郡典农令后,才又再度出现在家族的视线内。”荀衍低头对荀绲轻声解释。

    “此子也成才了……林森,待到曹昂到达颖阴后,我在荀府等待曹家的正式拜访和关于这四点的答复。老夫先告辞了……”

    “恭送前辈。”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