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陨落的流星 > 心似双思网 中有千千结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一个侧面。

    中国人很久以前就学会了打结,当时的结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另一种重要作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上,“结”被先民们赋予了法律的表意功能,同时还是辅助记事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文字的前身。

    斗转星移,人们有了更科学、更严谨的及时方式,小小的绳结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帮手。将衣袋打结使衣服系紧;将玉佩串起挂在衣服上;在方印和铜镜上都有绳纽以便于手持和佩挂。由此可见,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结”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在汉语中,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都有“结”字,如:“结义”、“结拜”、“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使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等。而在古典文学终“结”一直象征这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如“秀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

    “绳”字与“神”谐音,“结”字与“吉”谐音,“结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被视为民间祝祷·的符号,甚至是驱邪避灾的法物。这种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绳结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体系的进步而代代相传。

    绳结艺术在清代达到了顶峰。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有一段描述宝玉莺儿商谈编结的对白,有力地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于结子的样式、颜色以及相配程度的要求。真正把其上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

    “结”字,把我们与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如宋代张先所写:“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